王聪
今年国庆,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的电影《长津湖》上映,通过银幕向我们讲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通过观影,我们不仅能清晰感受到71年前长津湖战役的血与泪、痛与恨,更能深刻感受到高举信仰之旗、心怀家国大义的先辈们是如何用不怕牺牲、砥砺前行的理想信念打败了敌人,用“气多”战胜“钢多”,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及那一代人铁骨铮铮的缩影。
“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身后就是祖国,我们无路可退。”“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完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这就是71年前先辈们达成的共识、喊出的口号。在电影中,不少镜头令人泪目:在皑皑冰雪下,被冻成“冰雕”的志愿军战士;美军吃着火鸡,而志愿军战士只能在严寒中“一天一个冻土豆”的情节,让我们难以释怀。
来自云南的迟女士,看完电影后,找来土豆煮熟冻在冰箱,体验英雄们啃冻土豆的艰苦,发现根本咬不动,咬了第一口就觉得很心酸,特别想哭。而一条名为“长津湖现实版”的话题登上热搜,点开这个话题,是许多网友家中的长辈亲历抗美援朝战争留下的印记,一个个动人的细节,让战争岁月的艰难鲜活了起来。有人说:“那么多人的爷爷、外公都参加过抗美援朝,可以想象这是一场多么宏大的战争”。山河已无恙,但历史不能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观影之余,流泪之后,我们也应该从剧中汲取精神食粮,以“爱国”为底色,上好三门“必修课”,做到眼中有光、心中有磅礴力量。
以“爱国”为底色,上好“思想政治”必修课。2018年7月2日,习近平要求广大青年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爱国、励志、求真、力行”。2020年6月底,习近平在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中说:“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从16字箴言到8字要求,字字句句都饱含对新时代青年“修德”的严格要求和殷切期望。思想引领着行动,在厚植爱国情怀中坚定听党话、跟党走,体现在一次次敢于亮剑发声里,体现在一言一行中,当你从点滴做起,就会发现“捍卫红色江山,赓续红色血脉”已经内化为你的精神气质。
以“爱国”为底色,上好“专业课程”必修课。没有永恒的天才,只有持续学习、与时俱进的普通人。在电视剧《觉醒年代》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只有自律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成就大事。”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需要青年学子有过硬的本领;学好专业课程、投身科研报国,是每一位大学生需要担负起的使命。从绝不逃课做起,从早起晨读做起,从坚持自习做起,从努力前进做起,让“自律”成为大学生活的代名词。你会发现,用实际行动报国离你并不远。
以“爱国”为底色,上好“应用实践”必修课。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青年,立大德、开启智、强体魄、涵养美、善劳动一个也不能少,这需要在体育锻炼中锤炼意志,需要在美的浸润中提高人文修养,需要在实践中自找苦吃,将书本中的水分挤掉、得到知识的干货。从每一天跑步开始,从听一场音乐会开始,从参加一次志愿服务开始,在重复的岁月里,对得起每一寸光阴,你会发现,成长为理性冷静、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的青年学子并不难。
每一天看似很短,其实很长。现在的中国,每一天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每一点小小的努力,都在中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积累,在14亿中国人民手中凝聚。百年奋斗,圆梦正在今朝;千秋伟业,百年只是序章。让我们带着在《长津湖》影片中收获的震撼与感动,从信仰中汲取力量,从每一天做起,不忘初心,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