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21年09月14日 >> 第二版 >> 正文

首届教书育人楷模刘喜梅:春风化雨守初心 润物无声育桃李

发布日期:2021-09-16

刘喜梅,1982年来校任教至今。担任山东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青岛市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化工自动化及仪表专业委员会委员。现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山东省品牌与特色专业负责人、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山东省重点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负责人、电气工程专业硕士点建设负责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本科专业群负责人、山东省一流课程负责人等。曾获山东省三八红旗手、青岛市工人先锋、青岛市教学名师、青岛市十大女杰提名奖等荣誉。

她先后讲授了本科生、研究生课程11门,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近100名,多名学生获山东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她默默耕耘在教学第一线,年均教学工作量750课时以上。主持省级教研项目4项,校级重点教学改革项目2项。

她从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各个方面关怀着每一位学生。她帮助学生了解考研情况,指导学生积极备考、选择学校和研究方向。针对研究生培养特点,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重视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多次获评毕业生“我最喜爱的老师”、优秀班主任等。

长期从事化工过程建模与优化、系统辨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等研究。主持国家、省、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项目12项。横向科研项目30余项,到校科研经费7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SCI论文21篇,ESI高被引论文12篇。获省自然科学奖、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4项,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校教学成果奖3项。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大赛多次获奖。

为解决困扰学生动手能力提升的瓶颈问题,作为时任院长,她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并承办了三次分赛区“西门子”杯全国大学生工业自动化挑战赛。近年来,学院共获全国特等、一、二等奖41项,获山东省特等、一等奖108项,二、三等奖210项。

她在本科教学评估、新专业申报与建设、专业工程认证、学科点申报、学科建设等方面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本科教学方面。为迎接本科教学评估,她制定了学院教学管理制度28项,形成《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教师手册》,组织并实施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认证制度。先后申报及获批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智能电网与信息工程、机器人工程”四个本科专业。自动化、测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三个专业通过了国家专业工程认证,还获评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其中,自动化专业获评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方面。获批“电气工程”专业硕士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获山东省重点学科。加强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先后承办了9次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邀请了13名国内外知名院士来校进行交流。

实验室建设方面。她抢抓时机,建成了“高级过程控制实验室”“DCS工厂自动化实验室”等20余个国内高校领先的实验室。吸取优质资源共建联合实验室,获得校外1914万元的经费,与美国、法国、国家电网和海信等共建8个联合实验室。

%e9%bb%84%e7%ba%bf.psd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