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21年09月07日 >> 第三版 >> 正文

未来属于你们

发布日期:2021-09-10

学生记者 刘玉婷 杨李洋 周琦博 张俊喆 宿辉

柏油马路依旧在阳光下熠熠闪耀,图书馆里大家依旧在为着自己的目标竭尽全力,青科大的一切看起来似乎和往常一般,但是在这份平静之下,大家都在满怀期待着、尽心准备着、默默努力着一件事——迎接青岛科技大学的新鲜血液——2021级新生。


家长心,筑起坚实后盾

父母是我们取得成绩时最想分享的人,父母是我们受伤时最想躲进的避风港。十年寒窗苦读,父母一直是我们背后坚实的后盾。如今2021级新生也要步入大学,开始独立生活了,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家长的心声。

在采访中,自动化学院陆逸煊的家长这样说:“希望孩子在大学中学业能更进一步,因为孩子从小到大都生活在一个地方,在大学中可以结识来自各地的同学,了解其他地方同学的性格、爱好、思想等,期望孩子能和他们进行深层次的交流、碰撞,互帮互助,共同成长。期望学校发展越来越好,办学能力和培养学生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希望孩子能够学到想学的知识,认识想认识的朋友,开开心心地度过属于他的四年大学生活。”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家长陶女士也表示,因为大学生活是孩子向往的,所以希望孩子能快快乐乐地生活,在学校中有更好的发展,能够好好学习。改变生活习惯,更加自立,塑造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最后祝愿孩子在以后的大学生活中能认真对待每一天,好好学习,完成她的梦想。家长们用最真挚质朴的语言表达着他们对孩子最美好最真诚的期待与祝福。


志愿者,一路温暖同行

9月2日,由青岛科技大学的师哥师姐们组成的志愿者团队整装待发,他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口罩,在校园的各个位置搭建好迎新帐篷,迎接“萌新”们的到来。志愿者主要负责物资准备、搬运行李、核酸检测处引导、解答新生疑问等工作,他们的工作方式为多班次轮流值岗,确保每个岗位不断岗、不缺岗,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为青科大最新鲜的血液保驾护航,帮助新生顺利融入青科大家庭。

凌晨五时,太阳还未升起,传媒学院迎新志愿者宋心怡便做好准备,来到东门集合。在老师的带领和指挥下,与其他志愿者一起,搭好帐篷,搬放桌子,准备好报到单。然后穿上防护服,迎接21级“小萌新”。志愿者与省外新生一对一对接,是学校应对疫情期间开学的有效措施。新生入校,宋心怡同学带领新生报到、做核酸检测,然后帮他们整理行李,直到新生坐上开往宿舍的大巴。辛苦劳累了一天,顶着炎热,汗水早已浸湿志愿者的服装,晚上值班到二十二点,又迎来夜晚的寒冷。宋心怡同学却感觉意义非凡,她表示,作为学生会干事,应有所担当,应冲在最前面,做好服务工作,为新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当每一位新生到来时,我们似乎都看到了当年自己的身影,仿佛看到自己那一张对未来、对未知生活充满着期待的脸庞,好像一切还在昨日。今年亲自迎接新生,我发现这份工作并不辛苦,在带给别人方便的同时也获得了成就感。”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迎新志愿者刘明顺在做完一天的志愿服务后这样说道。迎新当天,他早早起来,跑步到达学院。做好准备工作和防护措施,等待新生的到来。21级新生前来报道时,刘明顺同学检查他们的身份证、录取通知书等,将准考证、录取通知书等收齐归集;再在网上登记新生的报道情况;最后为新生送上大礼包。期间,天空下起了大雨,他为新生送上雨衣,并冒雨将新生和行李送回宿舍。他们是无数默默奉献的志愿者的缩影,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季节,他们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与新生们温暖同行。

怀着梦想,怀着期待,怀着无限激情,他们来到了青岛科技大学这个大家庭,希望2021每一位新生都能够在青科大不负韶华、不负青春,四年后,迎接全新优秀的自己!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 电话:88959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