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21年06月01日 >> 第三版 >> 正文

正确认识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

发布日期:2021-06-09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郭士民

当前学界一般把党的百年辉煌历程划分为“救国、建国、兴国、强国”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21年到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28年、第二个阶段是1949到1978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29年,第三个阶段是1978年到2012年的改革开放新时期34年、第四个阶段是2012年到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时期9年。在这四个时期中,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29年,是党对社会主义艰辛探索的29年,放在党史百年历史长河中,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29年又可以继续分为四个阶段:一是1949年到1956年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的7年。在翻身得解放因而热情非常高涨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下,党领导的各项工作基本上都处在一种凯歌行进的状态;二是1956年到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的曲折的10年,既积累了大量经验,取得了很大成就,也形成一些错误观点,出现一些“左”的失误;三是“文化大革命”的10年。“文革”的10年是“左”的指导思想在当年居于全局性主导地位的“文化大革命”10年;四是粉碎“四人帮”后徘徊中前进的两年。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才终于重回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正确轨道。

《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我们的事业会取得更多的成就。”然而,即使是经历过“文革”这样的内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仍然巍然屹立,这本身就说明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以及社会主义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说明人民群众对党领导下取得的成就总体上是认可的,正是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我们党没有犯像苏联那样的颠覆性的错误。邓小平后来指出:“我们党经历过多次错误,但是我们每一次都依靠党而不是离开党纠正了自己的错误。”

历史已经过去半个世纪,现在再来回顾这段历史,发现已经成为我们党的一段难忘经历,一笔特殊的精神财富。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设想如果在党的历史上没有“文化大革命”那么深刻的教训,或许也就不可能有机会下定决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可能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不可能有邓小平理论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指导思想的产生,不可能有之后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所取得的惊艳世界的伟大成就。

总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之所以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就是因为党始终坚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不动摇,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的目标,以伟大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所以才能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而我们作为新一代共产党人继续奋斗也正当其时。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 电话:88959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