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 马连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学史增信,就要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增进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在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人们生产不同的思想和文化,思想文化建设虽然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又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反之,落后的、错误的观念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一、加强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感知并衡量生活美好程度的一个重要尺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1.加强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
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文化建设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建设。“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文化建设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进步;“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涵。丰富的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是美好生活的关键要素,有助于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同时还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文化是国家的灵魂、民族的血脉,是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最根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也是凝聚民族向心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团结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坚强基石。“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这一重要论断,正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文化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文化建设的角度突出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政治立场,从战略高度强调了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的重要性,对于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2.加强文化建设,必须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心骨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各项工作必须有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的支撑,加强文化建设要有主心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广泛宣传教育、广泛探索实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引导人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这一讲话是着眼于时代背景和战略全局的重要论断,它明确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文化建设的主心骨,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抓住这个主心骨,才能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分别阐述了我们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核心价值观当中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家目标,也是从追求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价值规范的凝练,它与“五位一体”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既内在统一,又高度契合。富强对应物质文明,是经济建设的价值目标;民主对应政治文明,是政治建设的价值目标;文明对应精神文明,是文化建设的价值目标;和谐对应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是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非是一个并列的体系,而是一个有着内在结构的整体即系统。文化建设既独立于其他四项建设,又同其他四项建设密切相关。无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都离不开文化指导,其成果最终也要通过文化来表现。文化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乃是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精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必须紧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主心骨,才能使新时代文化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真正发挥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作用。
3.文化建设,必须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历史性机遇
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样来自于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党的十六大提出“文化体制改革”,到十七届六中全会制定“文化强国”战略部署,到十八大明确“文化强国”,再到十九大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无不彰显党对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视与关切,充分体现了党在文化发展问题上具有高度的自觉和远见卓识。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更新,“文化建设是灵魂”,文化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显示了中国社会面对未来长远发展的新视角和新战略。
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来自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它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做好做强文化建设,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是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文化建设还相对落后,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之间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等问题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迫切需要补齐文化发展短板,实现文化小康,在建设富裕的物质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二、坚定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彰显了我们党鲜明的文化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文化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作用,深刻阐明了以什么样的态度和立场对待文化、用什么样的思路和举措发展文化、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和目标推进文化建设等重大问题,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供了根本遵循。
1.文化自信源自哪里
——源自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仅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这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
——源自党领导人民在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结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强基石。
——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人民生活、城乡建设、社会发展水平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显示出强大生命力,使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完全能够支撑起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也完全能够支撑起我们的文化自信。
2.文化自信意义何在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把我们对文化作用的认识、对文化自信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境界。历史和现实反复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充满信心,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充满信心,才能有坚持坚守的定力、奋起奋发的勇气、创新创造的活力;一个抛弃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
有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繁荣兴盛,而且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正是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才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100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不断胜利前进,靠的是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靠的是共产主义这一远大理想的感召,说到底,这就是文化自信。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就必须更加自觉地增强文化自信,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3.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我们要增强时代责任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三、建设文化强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并强调在“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历史和现实、着眼全局和长远作出的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文化建设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接续推进中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任何一种意识形态,任何一种文化,都有一个占据统摄地位的旗帜和灵魂。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文化来说,其旗帜和灵魂就是马克思主义。应当认识到,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国家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建设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任何时候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
要坚定信仰、保持定力,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贯彻到文化建设全过程各领域,使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始终成为主旋律、最强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要坚定不移用这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更加自觉地用以统领新时代文化建设,具体落实到把握方向导向、创新思维思路、改革体制机制等各方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守正创新、固本开新,努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2.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
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要素。一种文化能不能立起来、强起来,关键取决于贯穿其中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又蕴含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民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这个根本,充分发挥其主导和引领作用。要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把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重中之重,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夯实全民族全社会休戚与共、团结奋进的思想道德基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全过程,贯穿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使之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方方面面,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3.始终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使命任务。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我们党总是根据自己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结合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从全局上、战略上赋予思想文化工作应当肩负起的使命任务。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的历史方位,着眼充分发挥文化在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重要作用提出来的。这五个方面紧密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标定了文化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新的坐标,是开创文化发展新局面、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要求。要时刻牢记和主动担当新时代文化使命任务,坚持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根本方向,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中心环节,在时代和实践发展中展现文化新作为新气象。
四、中国文化建设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当今世界动荡不安,恐怖主义、贫困差距、经济危机、生态危机等等问题不断,威胁着整个人类的安全、生存和发展,其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危机。
1.贵和尚中的理念引领构建和谐世界
中华文明秉承贵和尚中理念,形成了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在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理想中,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与其他文明互相尊重,平等交流,互惠互鉴,超越地域、阶级、时代、种族的界限,不仅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锻造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也在国际社会中倡导多元文化立场,反对文化单边主义,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维护各国家、民族文化的自主性,推动世界经济的多元化和世界政治的多极化,维护不同文化和文明间的平等对话。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都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承载文化和文明的国家与民族有大有小,各种不同文化和文明的发展有先有后,但是都应当在世界文化的百花园中占据平等的地位。中华文化的贵和尚中理念,恰恰是坚持和维护不同文化和文明间的平等对话权利,是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根本途径。
2.和而不同的思想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和而不同是“和”与“不同”的逻辑统一,体现在国家发展中,就是既要遵从发展大势,又因地制宜;既要实现共同目标,又能兼顾不同利益。体现在国际社会中,就是既要合作发展,又坚决不能放弃核心利益,既要尊重他国文明形态,又要坚持自身文化传统。体现在对待其他文明的态度中,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和而不同的基础是平等,没有哪一种文明比另一种文明更优越,每一种文明都在其所处的时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承载着不可复制的历史。
中华文化的和而不同原则,反对强调文明绝对优越性的大国沙文主义,不认同人为地把文明划分为三六九等,搞唯我独尊和文化歧视。一旦某一种文明居高临下地对待其他文明,就失去了和其他文明平等地互相审视、交流、借鉴的机会,不仅不能参透其他文明的奥妙,也必将在发展中因为故步自封而萎缩灭亡。人类历史文明源远流长,各国家、民族文明各有优长,不可定于一尊,正是多种多样的文明各美其美,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每个国家民族的文明都有其价值,都值得尊重、珍惜和传承,“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
3.天人合一的智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问题是当今世界共同面对的时代问题,资源争夺是当代最主要的冲突根源,无论是作为资源争夺表象的文明冲突,还是解决资源紧缺必然走向的生态文明,都是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时代难题。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
中国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的思维方法,立足于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重新理解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的基础是尊重,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尊重不同文明发展阶段所遭遇和需要解决的生态问题,更尊重不同国家、民族在共同应对生态问题上的努力。任何一方面片面强调大国生态责任,一方面转嫁本国生产污染的生态殖民主义,都是建立在不尊重他国生态努力基础之上的文明优越性的体现。
只有将人类社会与自然作为生命共同体,只有将全世界作为生态的生命共同体,才能构建共同发展的前提。而天人合一的思维方法,更倡导各国、各文明在同一个人与自然休戚与共的“天道”之下,携手合作,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生物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并肩同行,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
4.天下大同的理想指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华文化中追求的大同社会是一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社会,也正是无论哪一个时代,无论哪一种文明形态,通过发展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的人类理想。
人类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成果,也遭遇了无数的战争、冲突和苦难,付出惨痛的代价。天下大同的基础是交流互鉴,只有文明交流才能消除隔阂,只有相互尊重才能和平相处,只有世界和平,人类社会才能向前发展。共谋发展的前提是客观地认识我们所处的时空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正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中,前所未有地紧紧相连。为了应对层出不穷的挑战,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中华文化的基因决定了中华文明是致力于促进全球人民共同发展的文明,是包容一切文明差异性,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中华文明的血脉中没有国强必霸的基因,只有真诚交流互鉴、美美与共的愿景和努力,也必将在未来的发展中,与全世界其他文明一道,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五、培育和弘扬科大家风
70年风雨兼程,学校不论面临怎样的挑战和困难,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定力、那么一股闯劲、那么一股精神,始终坚守为国育才之初心、始终牢记立德树人之使命,才有了今天这样一所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地方大学。这其中所孕育的“明德、笃学、弘毅、拓新”的校训和“自强、务实、竞合、创新”的校风,已成为科大人甘于奋斗的逻辑起点;这其中所蕴含的团结自强、艰苦奋斗、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科大精神”,已成为科大人扎实奋斗的逻辑遵循;这其中所激荡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朴实无华、甘于奉献;同心协力、勇承重载”的橡胶品格,已成为科大人务实奋斗的逻辑支撑;这其中所昭示的有精神、有文化、有责任、有活力、有特色的“五有理念”,已成为科大人不懈奋斗的逻辑旨归。这是青科大鲜活的基因和独特的风骨,形成了独具科大特色的精神文化,支撑起了弥足珍贵的科大家风,这是学校优良传统的生动诠释,也是学校的魅力所在,更是全体科大人过去、现在和将来,接续奋斗、行稳致远的宝贵财富和信心支撑,必须要长期坚持、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