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瑞娟 苏晓斐
“当一门艺术达到了高级阶段就具有了相通性,它能与任何理论相互借鉴、相互融通。”“有声音的地方就有灵魂。”这是口哨表演艺术家、口哨艺术传播者、我校客座教授曹庆跃在口哨公选课上这样对学生讲的话。
口哨艺术进校园、进课堂,对于深化大学美育教育,提升学生对艺术的认知具有重要意义。口哨课成为公选课,这对于在高校面对较多枯燥课程的大学生来说,是极富吸引力的。在课堂上,曹老师面对着充满兴趣的学生们,首先为同学们吹奏了《我的祖国》和《英雄赞歌》两首歌曲,通过歌曲引出对口哨艺术发展历程、相关理论以及应用技巧的讲解,并不时辅以优美生动的口哨声,指导同学们进行实践,课堂气氛活跃,博得阵阵掌声。通过曹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同学们更加了解了口哨艺术的内涵和文化。曹老师说,在他的课堂上可以在下面随时进行口哨练习,老师和学生们相处的方式非常融洽,课堂气氛轻松活泼。
除了选上课的学生纷纷赶来上课,不少没选上的学生也都来“蹭课”,整个教室座无虚席。课上还吸引了校外人来听课,一位70岁的阿姨是名口哨爱好者,听闻曹老师在青科大开了公选课,她从浮山所坐地铁,专程来听曹老师的口哨课,可见口哨这门唇粹的艺术是对大家非常有吸引力的,也足以见得大家对美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曹庆跃老师是一位口哨技艺达人,出版发行过四张个人口哨专辑,参加过四次世界口哨大赛,荣获九项世界大奖。他曾荣获世界口哨最高奖项“名人堂奖”,是第一位站在世界口哨舞台领取奖项的中国人。曹老师一直致力于口哨艺术普及,此次进入高校开课意义非凡,属于一次口哨艺术进高校的尝鲜。曹老师说:“对于选课学生的最终考核,重点不在口哨吹到何种程度,主要是帮助学生认知这门艺术,从艺术角度进行传播和普及。学生从最基础的音阶开始学习,所有课程均以口哨实践加艺术理论的方式授课,期末考核时,学生可在口哨表演和理论考核选择其一准备考试。”曹庆跃老师表示,作为一名口哨艺术传播者,希望通过公选课的形式将这门艺术广泛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口哨和口哨艺术。
在之前,在很多人眼中口哨是不着调的调调,如今登上了大雅之堂,口哨不再是不被认可的行为,而是成为了大家争相学习的音乐艺术。口哨,它第一次作为公开课在我校“登场”,即刻成为“网红”课,就被校内外各家媒体争相报道。这些现象和我校高度重视学生美育教育工作密切相关,学校通过开设口哨公选课等音乐、器乐、文学作品鉴赏课的形式,旨在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打造校园文化品牌,丰富党史教育形式和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入脑入心,引领学生提高审美情趣,涵育审美修养,培育审美情怀。
下一步,学校还将成立口哨艺术团,吸纳专业人才加入,为爱好这门艺术的师生搭建深入交流和切磋的舞台。同时,学校还将开设其他不同类型的文化课程,打造丰富的美育课程体系,推动学校美育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