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赵晓芳
小说像一幅幅连贯着的色彩明丽的山林油画,更像缓缓移动着的近距离的电影特写镜头——这镜头如此之近,以致让我清清楚楚看到了巴图猎枪的准星框住了那只狼的两眼中间偏上位置。
但读到后来,我发现小说并没有按照预想的思路往下发展。我强烈而无奈地感受到了“善良温暖”的对立面——“残酷冷血”,那是巴图的猎人的心……当血腥残忍的画面“哗哗”地抖铺在面前时,我甚至都不能叹息一声,只有屏住呼吸,泪流满面。
这便是来自于国内著名的动物小说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的作品《静静的白桦林》带给我的阅读感受。说黑鹤是一个传奇一点不为过,他以自己的真实经历为蓝本,将美与残酷以一种诗一般的笔触来流畅清新地表达。在阅读《静静的白桦林》时候,我甚至都能感受到猎人巴图那看着母狼的眼神,但黑鹤并没有下笔描述过巴图的冷酷的眼神,这是因为黑鹤用灵动的笔触塑造了一个“真实立体”的似乎就能“站在我们身旁的具有猎人灵魂”的角色。
《静静的白桦林》里面涉及到三个重要角色:巴图、未上学的小男孩、母狼。巴图是贯穿小说自始至终的核心人物,他是雄踞多年在这片白桦林的猎人,富有经验,寡言、成熟;而小男孩则像依伏在巴图旁的影子里的一个“小宠物”——不能独立生存的“小宠物”,他只是比那些懵懂无知的小乳狼稍微“大”一点点。
本篇小说可以概括成三个主要的场景。而“绚美”在这三个场景里都有淋漓尽致地体现,“冷血”则在第二个、第三个重要场景里浓墨体现。
第一个场景:巴图与母狼相遇。这只是个序幕,但却是重要的。“巴图没有想到会遇到这头狼”,“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右手的食指没有扣动扳机”。黑鹤在这重要的开篇里便为我们呈现了优美的森林风景画,且看黑鹤独特、灵动的笔法:“(狼)转身隐进了灌木丛中,灌木丛纹丝未动,竟像波澜不惊的水面。它就像浸没在绿色的湖水中不见了。”“白桦树干上那些黑色节结像一只只黑色的眼睛,默默地注视着他”,这些比喻十分新鲜且传神,寥寥数笔便将一个美丽的森林早晨景色勾勒出,让作为读者的我们身临其境,仿佛在这个翠绿色的森林里轻盈愉快地呼吸。还有重要的一点,在这像默片般的电影镜头里,那只似乎有心事的母狼也化作这美丽森林的一个动人音符,一切是如此静美、和谐……
第二个场景,镜头移至第二年,巴图发现了去年那只母狼,经过几天的等待与追踪,巴图看到了母狼与两只刚断奶的狼崽,因为小狼崽不敢过河,母狼在岸边刨了两个小坑,将狼崽埋入,填上沙,露出两个脑袋,它这才放心蹚河去对岸找食物。不知为何对母狼没扣扳机的巴图此时到了小狼边。作为读者的我读到这里时,沉浸在母狼对小狼极端细腻的爱里,想当然地以为巴图会过去抚摸狼崽的脑袋。但是,“并没有费多大的力气,他就割断了两只小狼的头”。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还有这么“平静”的血腥吗?我的大脑一片空白,继续读,“(他)又将两只小狼的头放回原来的位置,然后小心地用土培上”。读到这里,我的眼泪哗哗地流下。母狼回来了,最终发出一连串像抽泣般的尖厉的吠叫。巴图没有杀母狼。读者君也许会以为巴图此刻受到了良心的谴责。但又有谁会知道巴图此刻的心?
第三个场景,巴图杀害母狼。在这个场景里,那个文章前面部分隐隐约约出现的小男孩终于正式登场了,他跟随巴图来到了白桦林,作为一个学龄前儿童,他是被过早地带到了狩猎场——这对他而言,也许是神往了好久的。森林的一切对他无疑是一幅瑰丽的神秘画卷。他第一次进入森林感受到一切都是这么新奇且快乐,看到的一切都是如此轻松又有趣:白桦林、河水、浮木、松鼠等等。跟随着巴图,他也看到了那只母狼,就像看到“浮木”或“松鼠”那样,小男孩仍旧天真地瞪大眼睛观看“母狼”,他觉得这只叼着黑色袋子的母狼长得很漂亮,他正想说话,巴图的枪声响了,此刻我的眼前就像晃过的电影慢镜头一样,所有的文字似乎停止了呼吸,只看到那只母狼缓缓地倒下了。
这一场景特别地摄人心魄,作为读者的我们都能揣摩出母狼这次之所以叼着装着狼崽的黑袋子是因为它去年刚疼失了孩子,它不想重蹈覆辙,于是费劲脑汁琢磨出了这个让孩子不离身的办法——就像一个袋鼠,但它比袋鼠要艰难得多,它首先得找到袋子(胃囊),然后得费更多力气用嘴叼着袋子。
在这个场景里,黑鹤用了类似意识流的写法。在巴图对母狼开枪后,“男孩并未将它理解为一个枪响。那只是一次嘹亮的震动,像是将空气用栓塞夯进一个细瘦的铁桶中,他几乎可以看到子弹的飞行轨迹,它像一只以不可想象的速度飞行的金色蜜蜂”;“母狼身体中一个重要的器官的功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衰竭,像投入烈火中的蜡一样疯狂地融化”,这些文字充满惊人的动感、张力,十分婉丽、绝望……
本篇小说的副标题是“我童年的故事”,显而易见,文中的小男孩便是小时候的黑鹤自己。黑鹤曾在一些散文中提过他写的很多情节都是真实的。草原、森林,那些世世代代生活在那里的动物,都是黑鹤心里的朋友,黑鹤把它们当成人类一样尊重而体恤。
正因为黑鹤的悲悯之心再加上天才的创作能力,才写出一篇又一篇感人至深的关于动物的文字。说他远离尘嚣也好,说他特立独行也好,黑鹤一直在执拗地用一颗孩子般纯真的心呵护着他爱的“动物们”,那是黑鹤的独立王国,他是“自然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