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通讯 >> 正文

有魂 有料 有彩

发布日期:2021-05-1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用好“大思政课”理念要求,积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坚持以改革增强时代感、以创新提升吸引力,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切实增强青年学生思想引领针对性和时效性,是学校共青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遵循和方向路径。

抢抓用好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大契机,用心用情用力谋划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思政大课,对青年学生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意义重大。

2021年4月27日,“永远跟党走”红色校园文化展演在四方校区礼堂精彩绽放,这是一堂思想深刻、触动灵魂、生动活泼、青年喜爱的共青团“思政大课”,学校“三地五校区”青年学生同上这一堂“思政大课”,大家从理论说教灌输中转换到鲜活生动实践体验中,青年师生在自编自导的红色场景体验中收获满满获得感,现场很多青年学生留下了感动泪水。

党委书记马连湘在现场观看展演之后指出,这是一场“有魂、有料、有彩”的思想文化盛宴,为青年学生上了一堂生动而精彩的思政课,要做好总结传承,扩大教育成果。


有魂:引领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校园文化活动要旗帜鲜明的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红色校园文化展演通过讲好党史、国史、校史,由五四精神启幕,阐述了学校橡胶品格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以及学校支撑橡胶强省、橡胶强国的故事,重点将红船精神、长征精神、沂蒙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抗疫精神融合而成,向全校团员青年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以来“一以贯之、相融相通”的精神谱系,生动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自校园文化思政示范课红色校园文化展演项目启动以来,先后有79名参与学生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21名青年学生光荣入党。

参与节目《穿越草地》表演的是来自学校大学生艺术团的23位舞蹈演员,他们来自学校9个学院,平均年龄不足19岁。她们用饱含深情的舞蹈深刻地诠释了“长征精神”。

“只有不断地贴近史实,形成强烈的情感联结,演员们才可能完美地呈现节目的内涵。节目组成立临时团支部,多次开展主题团课、主题团日活动,观看影视作品、参观革命场馆,走访革命先辈,随着思想认同的不断提升,演员们与节目融为一体,节目感动了观众,也极大的震撼了演员。演员卢荟同排练时膝盖受伤,正当我们商量更换角色时,她跟我说,膝盖受伤让她更加理解了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长征精神’,她带着护具坚持排练,最终完美的呈现了节目。”节目负责人谢香银说。

“每天晚上坚持3个小时的排练,嗓子练哑了是正常事。”抗疫红色舞台剧《请相信我们》的演员郭思伊对排练经历记忆犹新。对于师生而言,排练不能影响教学和上课,因此只能利用晚上、双休日及节假日的时间。

排练是难得的学习实践机遇,很多学生在参演过程中都对红船精神、长征精神、沂蒙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抗疫精神有了深刻的理解。

“对我来说,这是很好的学习提升机会,我置身角色之中,感受沂蒙红嫂海棠的伟大和平凡,不仅需要演唱和表演,更需要沉浸其中去感受,这对我的教学也有很大启发。课程思政和专业教学是教师育人工作的左右手,只有配合得当,才能呈现完美的作品。”青年教师赵冬梅在《沂蒙山》中扮演海棠姐这一角色,虽然歌词、曲调已经铭刻在心,但每一场排练赵冬梅都全情投入,一次次去感受作品丰富的内涵,倾情演绎“海棠姐”,让沂蒙精神永远保持鲜活的力量!

红色校园文化展演作为学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全力推进“思政实践育人”体系形成。

“我们要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奋进力量,依托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引领青年,用好‘角色驱动、问题驱动、场景驱动、目标驱动、考核驱动、结果驱动’方法理念,加强校园文化活动‘思政嵌入’,去‘娱乐化’‘碎片化’‘简单化’,不断提升活动内涵和质量,全面服务青年学生成长,主动融入学校立德树人和高质量发展大局,是共青团初心使命。”校团委书记毛常明说。


有料:赋予青年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青春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坚定理想信念,锻造过硬本领,矢志艰苦奋斗是高校育人的核心要义。

第11届十大杰出青年获得者吕浩、第13届十大杰出青年获得者王聪:“我们要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第7届十大杰出青年获得者赵文仓、第13届十大杰出青年获得者李剑光:“我们要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

第5届十大杰出青年获得者王金堂、第7届十大杰出青年获得者杨友才:“我们要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第5届十大杰出青年获得者丁彩凤、第9届十大杰出青年获得者马翠萍:“我们要勇于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第3届十大杰出青年获得者匡少平:“我们要主动融入学校以学科建设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大局,努力打造政产学研融合升级版。”

首届十大杰出青年获得者闫业海:“我们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勇担国家使命。”

“《大国工匠》讲述了新中国在‘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事业中的壮举,讴歌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些都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新时代‘大国工匠’精神的重要诠释。节目紧扣工匠主题,邀请青科大历届十大杰出青年同台表演,展现了新时代青科大在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打造政产学研融合升级版,促进智能制造等方面的信心和决心。”青科大法学院团委书记付继航担任《大国工匠》节目策划,演出结束后他激动地说。

作为“思政+实践+文化”育人的重要成果,校园文化思政示范课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诠释国家发展、民族进步、办学成效,既显示了历史厚重,又体现了校园文化的活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运君认为:“要不断地丰富思政课内容,用青年人接受的方法讲好党和国家的故事,才能不断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

强大的组织优势赋予校园文化思政示范课强大的发展动力。“院士、校领导、历届十大杰出青年参与活动,用校园文化思政示范课的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既有知识性,又有文化性,用青年学生的身边人、身边事,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引领、感召、教育青年学生,校园文化思政示范课的成功是学校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举措。”学校机关党工委常务副书记兼组织部副部长秦姣表示。

校园文化思政示范课集各种形式为一体,深深地吸引和感动了全校师生。“以前总觉李大钊、钱学森、孙家栋都在书本上,看完校园文化思政示范课,我仿佛与他们面对面交流,内心的震撼很难用语言表达,我准备去团委报名,要参加下一场的演出,哪怕是去当志愿者,我也要参与其中。”经管学院2020级学生黄安琪说。

党委常委、副校长丁林说:“马书记用‘有魂、有料、有彩’为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要求,我们要以此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育人紧密结合,激发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合力,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爱国爱民、锤炼品德、勇于创新、实学实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有彩:展示青年学生传承科大家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奋斗姿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必须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加大基础学科人才和紧缺人才培养力度,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着力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从1959年1月,学校召开第一次党代会,听从祖国的号召,担当时代责任,厚植橡胶强国的家国情怀!我们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立足橡胶特色战略基点,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参与演出的高分子学院辅导员高媛激动地说,“《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争做橡胶品格的践行者传承者》,展示了学校建校以来10次召开党代会的历史背景和重大意义,诠释了学校橡胶报国的深厚情怀和使命担当,昭示着学校人才培养的路径方向和核心特质。启示全校团员青年扎根科大沃土、翘望崭新时代,赓续橡胶基因、续写橡胶情缘,争做橡胶品格的践行者和传承者,再写‘中国橡胶工业黄埔’新时代篇章。”

一年来,从“七秩弦歌筑梦百年”建校70周年师生联欢晚会到16小时连续直播的“毕业思政课”再到“永远跟党走”校园文化思政示范课,青科大三场示范课始终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旗帜鲜明的将思想引领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压舱石”。

“能够全程参加校园文化思政示范课,是大学期间最美好的回忆。我马上就要去宁夏支教,现在正在崂山区育才学校实习,我把我们的节目带到育才学校演出,孩子们围着我,让我讲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创作的故事,我边教他们唱,边把创作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我要按照总书记的嘱托,将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经管学院2017级学生马庆万说。

校长陈克正:“我们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丰富青年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形式内容,深入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努力争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加快以学科建设为引领的高质量大学建设。”

“有魂、有料、有彩”为学校共青团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为学校共青团引领好青年、组织好青年、服务好青年,全面融入学校党政工作大局和以学科建设为引领的高质量大学建设大局提供了根本遵循。新形势下,学校各级共青团组织将继续聚焦主题,创新形式,搭建平台,常态化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人才贡献青春力量。 (团委)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 电话:88959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