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者风范 >> 正文

教苑新声:凝“新”聚力 一起向未来

发布日期:2024-09-14

新力量、新征程、新发展!今年,我校又迎来一批新教师,在第40个教师节,他们也迎来了对自己意义非凡的第1个教师节。一起来聆听他们的“新”声!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许慧忠

作为土生土长的“科大人”,入职科大、成为科大教师队伍的一员一直是我的梦想。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不知不觉在科大已有十余年光阴。很荣幸,我与科大的缘分还在继续。今年一月份,怀揣着美好的希望和从零开始的心态,我加入了青岛科技大学,开始了自己人生的新征程。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定会以“团结自强、艰苦奋斗、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科大精神为指导,努力践行“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朴实无华、甘于奉献,同心协力、勇承重载”的“橡胶品格”,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大人”,为科大更光明的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化工学院 张娜

今年7月,带着一份激动与期待,我正式成为了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大家庭的一员。在入职两个月的时间里,院领导的殷切关怀、团队老师的无私帮助、同事们的团结友善,使我深刻感受到了这里和谐的工作环境与浓厚的学术氛围,这让我对即将开始的新旅程充满了信心。化工学院不仅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和先进的实验设备,而且汇聚了一批优秀的教师与学者,能够加入这样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集体,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和进步机会。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希望能够不断提升,与各位同事携手合作,共同探索化学工程前沿技术,为推动学科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同时,肩负起培养学生的神圣职责,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争做时代的“大先生”。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王振

非常荣幸能够来到青岛科技大学工作,并加入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作为一名新成员,我切身感受到化学院是一个焕发着蓬勃生命力的学院,为青年教师的茁壮成长提供了丰富的机会,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搭建了广阔的舞台。同时,加入的研究团队中汇聚了卓越的导师和杰出的同事,这是我学术生涯中的一大幸事,我期待着与大家交流合作,分享知识、激发创意、努力学习、深入研究,并以饱满的学术热情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开展科研工作,争取获得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希望未来在这里尽己所能做好本职工作,并向各位前辈老师学习,不断打磨和锤炼自己的技艺,不断学习新方法和新技能,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为学院和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硕


求学十载,青科大的校园是青春年华的起点,而今,重入母校,成为我践行梦想的新节点。延承“明德、笃学、弘毅、拓新”的校训,入职以来,坚守德以修己、教以导人的立身根基,潜心教书育人,坚定文化自信。荣幸成为新“科大人”,在这个集聚优秀资源的平台上,努力奋进,探求知识,求真务实。

作为科研工作者,学校鼓励我们志存高远、探索真理,同时不忘拓新、勇承重担。我也将紧跟时代步伐,砥砺前行,继续致力于电化学体系的开发与功能纳米材料的设计,让研究工作真正服务国家需求,“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专业发展尽绵薄之力,把科研成果应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王思亓

学生时代幸遇青科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的老师们,鱼渔双授,受益良多。如今重返母校任教,熟悉的校园环境赋予了我深切的归属感。工作半年,越发体会到能够始终保持学习热情、保持专注力的难得。为了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平衡,需要尽快完成由被动执行者向主动引领者的转变。

教学中,每次站上讲台,都是一次思想的成长与淬炼。教师不仅秉承传道受业的使命,还应引导学生在风险挑战面前砥砺胆识、坚毅前行。每当看到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成就感如春风化雨,滋养着我在教育路上的每一步。这既是对我内心坚定选择教师职业的肯定,更是激励我继续前行的动力源泉。在这充满无限可能和希望的时代,愿我继续以满腔热忱,在教育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伴学生乘风破浪,共同奔赴星辰大海。


机电工程学院 安顺

DD1E5

回顾博士生涯的点滴,终于迎来了崭新的研究阶段。从入职的那一刻起,我感受到了一种全新的开始和无限的可能性。我深知,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旅程的延续,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在这里,我将有机会进一步深耕我的研究领域,探索前沿科学问题,解决更具挑战性的课题。通过和不同专业背景的同事们进行交流,我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开放的讨论氛围,这让我对即将开始的研究充满了信心。

现阶段不仅是专业能力的提升期,也是个人综合素质的锻炼期。未来,我将以满腔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通过深入的实验研究、积极的学术交流、以及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科学事业作出更有意义的贡献。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林凯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入职半年的时光如同一场精彩的探险,充满了新鲜感和挑战。在这半年的工作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也体会到了教育科研工作中的点滴挑战和乐趣。在与同学们的互动中,我看到了大家探求知识的热情,感受到了大家在学术上的努力和进步,这些都让我更加坚定了作为教师的初心和使命。在研究领域,我投身于自己热爱的课题,不断探索知识的边界。得益于领导与同事们给予的支持与帮助,以及与团队成员进行的深入探讨与学习,不但提升了我的科研能力,也提高了我对学术的热情。

展望未来,我满怀期待,在青岛科技大学这片充满魅力的校园中,我期望继续与大家携手,共同深入学术探究,点燃创新的激情,迎接未来的一切挑战。


经济与管理学院 孙立缘

入职半年以来,我在工作和教学中经历了许多挑战,也获得了宝贵的成长。在这段时间里,学院为我们每位新入职的老师安排了指导教师,在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等方面给予了许多宝贵建议。同时,学院组织了多次青年教师座谈会,了解我们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困惑和需求,邀请了多位资深专家开展讲座,为我们提供项目申报、论文撰写与投稿等方面的专业辅导。

同事们的帮助也让我倍感温暖。无论是教学问题还是日常事务,他们总是耐心解答,热情支持。遇到棘手的情况时,也会主动伸出援手,帮我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正是有了这些支持,我在这半年里逐渐积累了经验,也更加坚定了在教育道路上继续前行的信心。我衷心感谢学院和同事们的帮助,今后我会更加努力,把这份支持转化为动力,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艺术学院 臧雪

9134C

作为一名拥有十年教龄的“新入职教师”,在加入青岛科技大学短短的几个月内,我感受到了来自校、院领导以及同事们的关心和支持,感受到了学院师生对于专业领域的热情和专注。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和专业建设的挑战,我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

AIGC的飞速迭代让我们思考,艺术设计的未来何为?当学生可以通过自学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教师的存在是必要的吗?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模式的改革、课程结构的调整、实验室的建设……都是我们所要面临的挑战与考验。我将持续地学习和努力,为学校的艺术教育事业添砖加瓦,期待与青岛科技大学的同事们携手共进。


法学院 石文静

20DF68

青科大环境宜人、办学条件优越、办学理念先进,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和科研环境。我作为法学院新入职的老师,既有忐忑不安,又充满着对新环境、新身份的期待和憧憬。

入职以来,各位领导与老师积极为我们答疑解惑,以便于我们快速熟悉校园环境、了解学校与学院的各项政策,他们的热心周到让我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与此同时,我还深切地感受到了老师们的向心力。学院严格贯彻学校的各项精神,积极推出“资深-青年”老师一对一帮扶、科研与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与获奖经验分享等一系列鼓励政策,为我们新进老师提供最大可能的智力支持,我倍受鼓舞,也将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融入青科大家庭。


体育学院 徐萌

陶行知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初读不识句中意,如今已是句中人。再次迈入校园,我秉承着自己的初心,褪去了自己的青涩,学着当初恩师的模样,以全新的自己踏上了青岛科技大学所提供的一个自我发展的新平台。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新身份的转变,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从办理入职到踏上讲台上课,从懵懵懂懂到不断进步,离不开每一位帮助、指引我的教师前辈们。教师代表着“学生的老师”,也代表着“学生的学生”,我深知需要终身学习,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和新环境。未来我会继续加油,对待工作有目标地去给予、去沉淀、去打开、去汲取、去成长,做一名合格且优秀的教师。


数据科学学院 孙靖

20BF4A

今年1月,我正式成为一名青科人,于我而言,这是一个满含机遇与挑战的起点。初至新校,面对全新的环境,我在满怀期待之余,心中不免夹杂着些许忐忑。然而,工作的八个月向我证明,所有的焦虑皆是多余。热情高效的同事,营造出舒适、便捷的工作氛围;朝气蓬勃的数据科学学院,为我打造出温暖有爱的工作环境,使我迅速融入这个大家庭;成果斐然的科研团队,为我开拓出更广阔的科研视野;低空飞行科研平台,为我搭建起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坚固桥梁。

总之,行政有保障、学院有活力、团队有协作、平台有支持,学校为我打造了一个踏实稳定的工作平台,我定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教科研工作中,为学校的蓬勃发展增光添彩。


党委宣传部 乔政文

undefined

今年8月,怀揣对教师职业的情怀,我踏入了青科大这片智慧与活力的学术沃土,从一名新闻媒体记者成为一名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这一转变不仅开启了我职业生涯的新篇章,更是对我个人能力与使命担当的全新考验。

经过一个月的工作,我感受到了来自学校以及部门领导对新入职教师的深切关怀,让我更加明确了前行的方向。党委宣传部大家庭的温暖与专业,让我迅速融入到全新的工作环境,也深刻体会到自身在文化传播、思想引领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

心怀热爱、笃行致远!面对新的角色和任务,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专业的态度投身高校新时代宣传工作中,守正创新,锻炼“四力”,讲好科大故事,传播好科大声音,让正能量澎湃大流量,为青科大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数理学院 丁璇思

1BCA86

今年6月,我有幸来到青科,成为一名辅导员。回顾入职以来的这段经历,从综合素质训练营的严格磨砺,到学院迎新筹备工作的全面参与,每一步都凝聚着领导们的悉心指导与同事们的无私帮助,让我心存感激,动力满满。

通过系统的培训赋能与切身的工作融入,我对岗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规划,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辅导员工作的价值与意义。这些经历,让我坚信自己选择了正确的道路,也更加坚定了我在辅导员岗位上继续前行的决心。

作为一名新入职的辅导员,我深知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始终保持好学姿态,夯实理论知识功底,真心真意关爱学生,用心用情投入工作,带领学校最新一代青年力量,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潮流之中,为青科、为国家贡献属于我们的青春热血。


中德科技学院 薛晶

“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是我对辅导员工作最直接的感受。从旁观者到亲历者,从助力者到策划者,身份转变带来的是对工作的感悟。

一是以学铸魂,坚定信念。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指导者,必须把准奋斗方向,培育养成高站位、系统性、战略性的观念思维。二是以践促知、提升本领。作为辅导员,要不断增强思辨能力,在工作中锚定目标,主动学习、认真总结、及时反思、形成经验,提升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三是以身作则,润物无声。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其“向师性”要求,必须时刻紧绷一根弦,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真正发挥身正是范的作用。投身教育当不忘初心、努力奋斗。既已扬帆,便乘风破浪。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