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学院党委书记 杜芳林
大会报告锚定“特色鲜明、走在前列”,对未来五年学校发展奋斗目标、战略要求和重点工作作出部署。报告主题鲜明、定位准确,汇集了各方智慧,反映了师生期待,凝聚了全校共识,指明了发展方向,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是指导学校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建设、发展的统领性文件。
材料学院师生将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好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当前,学院“长板不长、短板明显”的现状亟需解决,如国家级领军人才匮乏,中青年学术骨干偏少,有组织科研攻关薄弱,服务国家战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匮乏等。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材料人要勇挑重担、勇担先锋,埋头苦干、接力奋斗,努力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
一、不断提升学院学科建设水平。瞄准学科前沿和发展方向,遵循学科规律,构建高水平学科平台,以高水平内涵建设为目标,培育标志性教学、科研成果。力争在教育部组织的第六轮学科评估中,材料科学与工程达到或接近学科评估A档水平,材料科学学科达到或接近ESI排名前1‰,与化工学院、高分子学院一起,整合资源,组织“材料与化工”专业博士点的申报,争取获得该专业博士点的授权。
二、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坚持引进与培育并重的原则,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育力度,加强学院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升学院师资队伍实力。重点瞄准中科院、海外等人才资源,充分发挥学院高层次人才校友、海外校友等的桥梁纽带作用,同时,选好苗子,创造条件大力培育国家级人才,不断改善现有高水平学术团队的科研创新环境与条件,加大高尖端仪器与设备的购置力度,设立专项资金,鼓励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访学或合作研究。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引育国家级人才2-3人、省部级人才3-5人、引进中青年教师30人左右,培育省教学名师1-2人、省优秀研究生指导老师2-3人。使博士学位专任教师比例达到95%以上,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70%以上。
三、不断提高学院科研创新能力。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做强纳米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现有学科方向,新增电子材料学科方向。加强有组织科研攻关,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服务地方、行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强化科研团队建设;提前做好国家、省市级各类纵向科技项目的申报指导,稳步提高纵向、横向科研项目的立项数量和质量;加大对已获标志性成果的网络宣传力度,在资金上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及邀请国内外本学科专家到学院讲学,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提高学院学科的国内外影响力;加强与企业产学研合作,推进技术成果转化,积极搭建学院——企业的科技合作平台,支持学院老师深入企业进行应用科技创新,进一步夯实学院高新技术开发能力。争取五年内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项以上,科研立项经费3000万,省部级科研奖1-2项。
四、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扩大与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校所联合、协同育人”的规模,完善联合培养机制与培养方案;加强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与机制的探索;强化国际合作培养研究生的力度。扩大学院研究生招生规模,提升研究生教育对学科建设贡献度,培育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2-3项、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5-8项。不断加强本科专业建设,强化材料化学、金属材料工程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并通过验收,做好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2个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中期考核工作,确保材料物理专业成功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育“互联网+”“挑战杯”等国家级奖项1-2项。
接下来,学院上下将紧紧围绕“特色鲜明、走在前列”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以学院“材瞭”党建品牌为引领,发扬“艰苦创业、不断创新”的“纳米精神”,争当先锋打头阵,为建设“特色鲜明、走在前列”的高水平大学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