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特稿 >> 正文

【党史青科】中国共产党青岛化工学院第六次代表大会

发布日期:2021-06-09

中国共产党青岛化工学院第六次代表大会于1992年7月4日至5日召开,会期2天。参加本次大会的有125名正式代表(代表全院653名党员)、16名特邀代表和8名列席代表。

本次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形势下召开的,根据党中央工作会议、十三届八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指示,这次大会审议了中共青岛化工学院第五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中共青岛化工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通过了关于中共青岛化工学院第五届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和中共青岛化工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选举了中共青岛化工学院第六届委员会及委员、中共青岛化工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及委员。

7月3日下午,大会召开了预备会。7月4日上午,大会正式开幕,时任院长韩方煜致开幕词。时任院党委书记刘立魁代表上届党委作了《进一步解放思想 深化改革 努力开创我院工作的新局面》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自1988年6月第五次党代会以来,学院各方面工作情况。报告认为在认真贯彻了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情况下,学院的建设和改革事业有了可喜的发展变化。

学院办学格局已初具规模。全院有9个教学系部、3个硕士点、16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达到了2500人(研究生50人),成人教育学生达到了1200人左右。在办学规模上,学院已经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管文结合的、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办学格局。全院教师589名,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20.9%,博士、硕士学历者已达140名,已经形成了有一定教学科研水平的教师队伍。

学院教学工作得到稳步发展,科研工作有了长足进步。学院调整了专业结构和布局,增强了专业的适应性,认真抓了课程评估和课程建设,使一批骨干课程达到了A级和B级水平。围绕着教学质量,加强了教学管理,使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科研工作也有了长足进步。从1988年开始,学院成立了6个院属研究所、1个系属研究所,10多个研究室,专职科研人员达到164人,科研队伍已初步建立。承担了119项纵向科研项目(其中国家基金项目20项、重大项目1项),特别是1991年,争取到了1项资助总额达800万元的国家“八五”重点攻关项目,在争取大项目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到1991年年底,学院科研成果共获43项(12项达国际先进水平、13项达国内首创、13项达国内领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奖1项、省部级奖励26项等,科技论文887篇,出版专著24部。

1991年,学院成立了校办产业管理委员会,实行了对校办产业集中统一领导,形成了校办产业的良好发展势头。后勤部门首次实行了承包责任制,为学院的改革积累了经验。另外,在思想政治、党建、以及群众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步。

针对过去四年积累的有益经验,报告提出了学院发展的中期目标:到“九五”末期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所能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工程为特色,理工管相结合,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高等理工院校,争取学院的整体实力进入全国高校前1/3的位置。

时任纪委书记刘建平同志代表上届纪委作工作报告。

7月5日下午,大会通过了关于党委工作报告和纪委工作报告的决议,采用差额选举的办法选出了中共青岛化工学院第六届委员会,委员是:刘立魁、刘建平、徐以光、韩方煜、傅政、王东省、张信有7位同志。刘立魁同志任院党委书记,刘建平、徐以光两位同志任党委副书记。同时选举出了中共青岛化工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是:刘建平、赵福林、徐敏奎、张守业、颜振福、田继理、张玉华7位同志,刘建平同志任纪委书记,赵福林同志为纪委副书记。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 电话:88959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