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25年11月25日 >> 第二版 >> 正文

党建“有解”

发布日期:2025-11-26

——基于数学视角的基层党建实践刍议

党委组织部 朱敬义

“聚精会神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这是我们做好工作的重要经验和基本遵循。然而,一提起“党建”,很多人会想当然地认为其“大”而“虚”,千头万绪、无从下手,似乎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系统”。其实,万事万物皆有理,党建也不例外。在此,我们不妨借用一些数学思维(底层逻辑、抽象建模、极限逼近),对“党建”进行一番解构、建构,或许可以从中有所发现、获得启迪。

党建“底层逻辑”:“先进性”

党组织是“先锋队”、党员是“先锋战士”,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也是探讨党建的逻辑起点。“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从这个前提出发,我们可以首先确立几条“公理”:

公理1:党组织实现全覆盖,即在全校范围内,有师生的地方就有党员、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

公理2:党员是“关键少数”,即在全体师生中,党员占比约为10%,且由于其条件标准要求很高,堪称整体中的“精华部分”。

公理3: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不可替代,即在日常各项事务中,党组织为战斗堡垒、党员为骨干担当,其引领地位无可比拟、无法撼动。

小结:基于以上判断,抓党建有基础(组织覆盖)、有力量(精英队伍)、有大势(引领力和影响力),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因此,我们应当在感性和理性层面,对党建有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切实坚定做好工作的信心与底气。同时要树牢阵地意识,守好“基本盘”,稳操“定盘星”,时刻保持清醒和警惕,在事关根本性原则性的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有丝毫动摇妥协,更不允许任何放任失守。

党建“变量模型”:效能=投入度ⅹ规范化ⅹ创新性

党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效能如何,是由多重因素综合决定的。但是,如果从繁复的现象中抽绎出本质,则可以归纳为3个关键变量:投入、规范和创新。

变量1:投入度,即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对党建的思想重视程度,及其为此而实际付出的时间、精力和行动等。投入与产出从来都是正相关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无获,在党建领域同样适用。

变量2:规范化,即能否将党建的相关规则规矩(如院级党组织议事规则,党支部“三会一课”、党日活动等组织生活等)落实到位。党内规则规矩是被长期实践证明了的、不可偏离的底线性规范,只有严谨“守正”,才能具备抵御各种风险挑战的强劲韧性。

变量3:创新性,即“上架天线、下接地气”,把学校党委的各项部署与本单位具体情况有机结合,能动地、创造性等开展工作,在与时俱进中创新手段方法,做到“事异则备变”,永葆自身生机活力。

小结:必须指出的是,上述3个变量并非简单的线性叠加关系,而是相互耦合、互为倍数的联结(相乘而不是相加)。倘若其中一个变量有所增益,则会对其他两者产生明显的放大和溢出效应;反之亦然。因此,我们应当善于“弹钢琴”,明确做好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从林林总总中条分缕析、提纲挈领,从而让复杂局面呈现秩序。

党建“极限逼近”:晋位升级、久久为功

抓党建是一个需要持续发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或一劳永逸,其成效显现亦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虽然难以止于至善,但其总趋势仍然是“有方向的逼近”,在推进迭代中优化升级、日渐过硬。

基准状态:任务达成,即完成涉及“党务”的各项事宜。总体做到无遗漏、无空白、无硬伤,在“量”上达标、“质”上合格、“效”上闭环。

迭代1:考核优良,即在党建考评中取得好成绩。考核既不是万能、也不是完美的,但仍不失为一种相对科学合理公平的评价方式。借此“试金石”,若“成色”经得起检验,其结果自然是有说服力的。

迭代2:形成融合,即党建与业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而为一、浑然一体。抓党建最忌讳、也最不容易破除的就是“两张皮”痼疾。努力做到融合,不是要倒向“一切都是党建”的泛化异化,而是要念兹在兹地从党建视角关照现实,时时处处考量并体现党建的因素,让“一融双高”从理念变为实操。

迭代3:创设品牌,即党建从“点”到“面”再到“体”的系统化呈现。所谓“特色”“品牌”并非一定要追求人无我有、独创唯一,更应当注重的乃是体系的完整性、实效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以及由此衍生的示范推广价值,进而打造成为样板和标杆。

小结:探索进步无止境。同样,抓党建的质效也必然在递进迭代中螺旋上升,不断达到新的层次和境界。因此,我们应当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找准做好工作的必由路径,通过寻求“近似解序列”,逐渐向“精确解”迫近,从而使之与推动和保障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相匹配、相适应。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抓党建,诚然任重道远,却也不至神秘无端。倘能始终满怀热忱、不避艰难,开动脑筋、用心用力,多一分真抓实干、少一点推诿敷衍,千方百计求得“有解”“优解”,则必能春华秋实、日新月异,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中行稳致远。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