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25年11月11日 >> 第三版 >> 正文

高分子学院:高升学率背后的“学风密码”

发布日期:2025-11-12

高分子学院 贾明明

高分子学院2025届毕业生升学率再次超过50%,其中,70%以上同学升入“双一流”高校深造,这已是学院连续6年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合作办学专业(中韩合作方向)升学率更是史无前例地超过了60%。这份优异的成绩单,不仅仅是“高材生”们“橡胶品格”的体现,更源于学院“四位一体”的学风建设体系。据了解,为扎实推进“高材生”的培养,高分子学院以思政教育为“魂”,以专业学习为“基”,以创新实践为“器”,以家校联动为“场”,创新构建“四位一体”的“橡尚学风”体系,聚合育人资源,交联育人环节,强力赋能学风建设,让“学在高分子 成就‘高材生’”的成长密码,深深植入到每名学生的心中。

思想赋能,激发动力树学风

“空心化”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导致很多学生学习动力缺失,而动力是推动学习行为持续高效进行的核心因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院坚持将思政教育融入学风建设,打造“橡尚”思政品牌,强化思想引领,将“被动教”变为“我要学”。通过构建“橡尚导师说、橡尚校友说、橡尚榜样说”三维引领体系,为“高材生”们注入强劲学习内驱力。从专业大咖、优秀校友、先进榜样三个维度,帮助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激发“橡尚”动力。学院先后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云圻、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程正迪、全国三八红旗手贺爱华等行业知名学者做客“橡尚”论坛,为同学们明确专业发展方向;邀请阿朗新科亚洲区技术总监程宝家、倍耐力亚太区研发总监鲁明诚、麒祥董事长姚翔为同学们分享求学过程、成长经历,帮助同学们坚定行业发展信念;邀请学校十大优秀学生、考研先进榜样等典型学生、传授高效学习方法,为同学们树立奋斗目标。三维引领体系覆盖“专业认知、升学规划、能力提升”全维度,为优良学风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学院扎实开展专业教育,增强学生专业认同感,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每学期进行成绩分析,深入剖析学风学情,查摆问题;通过考研大礼包发放、保研学生风采展示等形式,持续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专业引领,立足学习筑根基

专业学习是学风建设的核心内容,因此,为了能让学生学懂弄通专业课程,学院着力打造构建“课堂教学—实验训练—企业实践”三段递进式培养路径,实现能力阶梯式上升,全面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在课堂教学环节,严格落实学风建设“一线原则”,建立“课堂+宿舍”双监管体系。辅导员深入课堂一线,落实课前签到制度,对缺勤学生及时开展谈心谈话,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同时,积极开展“实验室启航计划”,鼓励本科生在大一、大二阶段进实验室,早接触科研,培养科研兴趣与创新思维。近年来,学院每年超过60%的学生进入实验室,为学生们树立了科研梦。

此外,学院大力倡导科创竞赛,创新实施“四驱”工程,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学生先后获得全国“挑战杯”竞赛金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银奖等国家级、省部级科创竞赛奖项百余项,参与覆盖率超70%,科创育人多点开花,成效显著。通过系统的专业训练与实战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专业基础得以夯实。

实践驱动,聚焦成长添动力

为了让同学们深刻了解祖国当前“传统升级+新兴突破”的发展格局,学院着力构建“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兴趣驱动链,引导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厚植家国情怀,在创新一线中明确规划。为了让学生学用结合,学院扎实推进企业实践,着力打造“名企行”活动,先后组织学生前往赛轮、玲珑、阿朗新科等60余家全球知名高分子材料龙头企业开展认识实习,帮助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着力激发学生们的专业认同感与学习驱动力,为成长为行业栋梁增添动能。

此外,学院扎实推进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制定了“访百企、进千家”社会实践规划,鼓励同学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好河山,实践足迹覆盖全国23个省级行政区,先后深入尚舜化工、东盛橡胶、禾创高分子技术、博拉碳材料、浦林成山等100余家标杆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及产业园区开展实地互动调研,同学们的实践事迹获得包括中青校园、中国日报网等国家级媒体报道60余次,省市级媒体报道百余次。在大量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同学们深刻了解祖国当前“传统升级+新兴突破”的发展格局,为“橡尚”生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保送至山东大学的中韩211班学生高培议表示:“学院搭建的科研实践平台,让我们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不仅提升了学习主动性,更为后续升学筑牢了科研基础。”

家校协同,锚定成才共护航

学院通过家校联动形成育人合力,营造出兼具支持与保障的“成型场”,如同多元高分子链的协同作用,最终培育出性能优越的“高材生”,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提供最优微环境。学院每学期向挂科3科以上的学生的家长寄送“学业成长联系卡”,反馈学生学习现状。学工队伍也针对学习困难等各类问题学生,经常与家长“一对一”交流,家校共育,为同学们的“橡尚”未来护航。针对学业困难学生,依托党员骨干组建“朋辈帮扶团”,考前开展重点知识分享、专项辅导,曾累计帮助100余名学业问题生补齐学习短板,全力保障每一名“高材生”都不掉队。

常年高升学率是学院学风建设“整体推进、精准施策”的必然结果。未来,高分子学院将持续深化“橡尚学风”建设体系,继续擦亮“学在高分子成就高材生”学工品牌,以更扎实的举措、更精准的服务,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让优良学风成为育人提质的核心引擎。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