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25年5月13日 >> 第四版 >> 正文

乡 愁

发布日期:2025-05-14

高密校区 赵成刚

因工作忙碌,自春节后一直没能抽出时间回老家看望父母。近日,终于忙中偷闲回了趟老家。返程路上内心久久无法平静,仅以此文记录我的乡愁……

老家的院子里,有一颗年迈的枣树始终矗立着,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每当夕阳的余晖洒在斑驳的墙壁上,它的存在总会为这所宁静的乡村增添一丝静谧。这里,是我魂牵梦萦的故乡,也是我心灵的港湾。

每次回到故乡,迎接我的总是父母那抹熟悉的笑容。但仔细观察却会捕捉到,熟悉的笑容里总是透着一丝忧愁。我知道,他们很想我常回来,却又不忍心看我来回奔波,所以每次也只能“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了。

记得有一次,我给他们带回了一个大西瓜,饱满的果实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可十多天后,当我再次回到老家,却发现那个西瓜依旧躺在角落里,丝毫没有被动过的痕迹。每次追问,也只能得到一句“放着吧,坏不了。等你们都回来了再吃”。正所谓“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我又怎会不知父母的心意。他们勤俭节约的习惯源于过去生活的辛苦与拮据。哪怕如今生活条件已逐渐改善,他们依然想把最好的都留给子女。

我也曾试图劝说:要善待自己,不要总是担心我们。我们过得很好,希望你们也过得舒心。他们总是笑着点头,却从未改变。后来,我渐渐明白,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习惯,更是一种融入骨血的情怀。作为子女,我们只需去理解、去包容、去接纳。这次给母亲捎回一些水果,看她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放在冰箱里,我也没再阻挠。我知道,那是她珍藏的幸福,也是期待我们早日归家的盼头……

父母的心,如同那棵年迈的枣树,看似粗糙,却蕴含着无尽温情。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大,他们的世界却越来越小,小到只剩下对我们的牵挂。如今,每次回到老家,我都会静静地陪着他们,在枣树下聊聊家常,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我努力去珍藏和记录那些平凡而美好的时光,正如我此刻写下这些内容。因为我深知,它们都是生命长河中最珍贵的财富。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途。夕阳西下,斑驳的墙壁上映照着父母慈爱的笑容。而我也将带着这份温暖,重新踏上奔波的旅程。让父母过得安心,让自己过得充实,便是最大的幸福,也是对生命最美好的诠释!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