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岩》有感
化工学院 宋伟国
读一本书,是与作者对话的过程,更是与书中人物进行精神交流的过程。读《红岩》时,我深切感受到了书中鲜明的英雄形象,身临其境般与他们一起为了黎明前的曙光而团结奋斗。书中重点刻画的人物——江雪琴(江姐),在得知丈夫牺牲后,并没有被残酷的现实击垮,而是在党的光辉使命与信念的支撑下继续前行。在渣滓洞那段暗无天日的牢狱生活中,她始终保持着那份从容与坚韧,即使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也依旧毫不动摇。她说:“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短短一句话,将解放战争时期这份坚强的女性力量完美展现,一个坚定的共产党员形象跃然纸上。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在不懈奋斗中锤炼升华,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先烈怀揣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崇高使命,勇往直前、坚定不移,以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红色史诗。
歌乐山不曾言语,人们却记住了这句话:“他们在烈火中永生。”书中那一个个熠熠生辉的名字,如启明星般为后人指引着方向,铸就了不朽的精神坐标,激励着无数国人砥砺前行。“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红岩烈士们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却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和炽热的鲜血,对“青春的意义”作出了最深刻的诠释。因为他们深知,美好的未来不是等来盼来的,它需要我们为之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与牺牲。
当今时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的青年如何在云诡波谲的时代长河中行稳致远,书写中华民族新的伟大诗篇?历史就是我们最好的教科书,红岩烈士用坚如磐石的信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铸就了党的光辉事业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石。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红岩精神所蕴含的坚定理想信念,正是当代青年心中永不熄灭的火焰,它点燃了我们的青春,激发着我们的斗志,让我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奋勇向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青年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应当具有高瞻远瞩的格局与宽广博大的胸怀。“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中华民族需要青年,世界也需要青年。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时代的洪流奔腾不息,吾辈青年在坚定理想信念的同时,更应致力于提升个人素养、学好专业知识、服务国家建设、助力国家和民族成就不朽伟业。
“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回望历史,吾辈将以青年人视角,弘扬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点燃燎原星火,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奋斗中践行青春诺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