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青岛的岁月交响
传媒学院 车安琪
青岛,这座位于黄海之滨的城市,是我成长的摇篮,它的碧海蓝天、红瓦绿树,陪伴了我十几个春夏秋冬,它们带给我的记忆,是我心中永不褪色的乐章。
童年的沙滩与海浪
童年,充满了青岛的海风和阳光,尤其是那绵延的沙滩和不知疲倦的海浪,为我编织了无数难忘的回忆。每到暑假,我都会跟随父母来到海水浴场。那时的沙滩还未被游客占据,更多的是街坊邻里的欢声笑语。炽热的阳光洒在金黄色的沙滩上,小孩子们在沙堆里欢呼,大人们则撑着遮阳伞聊天,笑盈盈地看着不远处玩得满头大汗的我们。
记得有一天,我和朋友们在沙滩上建了一座“沙城堡”,那是一项充满仪式感的工作:我们用小桶提来海水,把沙子浇湿,揉得恰到好处,再一层层地垒起城墙,插上从海边捡来的贝壳作为装饰,一座看似坚固的小城堡便矗立在了沙滩中央。傍晚时分,潮水渐渐涨了上来,浪花一次次拍打着城堡的边缘。我们站在一旁,大喊着“别来!别来!”,却眼看着它在海浪的冲击下坍塌了,那一刻无奈却也快乐,笑声久久回荡在沙滩上。
夕阳西下,橘红的余晖洒在海面上,父母的谈笑声伴着微风吹拂到耳边,回头时看到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温柔。那是属于一家人的时光,是青岛夏日最珍贵的礼物。海浪与沙滩,是我最生动的童年记忆,让我对这座城市爱得更加深沉。
过去、现在与未来
岁月流转,童年的欢声笑语逐渐被学业与成长的脚步取代,但我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始终未减。周末时光,我喜欢独自走进老城区的小巷,踩着青岛独有的石板路,感受历史的余韵。那些斑驳的墙面上爬满绿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老街的咖啡馆飘出淡淡的香气,街边小贩的叫卖声透着浓厚的市井气息,这一切都是属于青岛的独特味道。
少时跟随历史老师探访八大关景区,德式建筑群静静伫立在绿树掩映中,每一栋建筑都好似一本厚重的书,翻开便是青岛近代史的篇章。老师告诉我们,这里不仅是青岛的地标,也是这座城市从殖民地时代走向解放、再到欣欣向荣发展的历史见证。听着老师的讲解,我似乎能听见那些时代的回响——海边传来的鸣笛声、街巷车马的喧嚣声、人们的欢呼声……我站在黄海的边缘,眺望海天一线,心中第一次升腾起一种难以言喻的自豪感,是了,未来也正在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展开新篇章。
小时候去的老码头,如今已经变成繁华的国际邮轮母港;胶州湾大桥横跨海湾,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加紧密;每年夏天举办的青岛国际啤酒节,更是让我感受到家乡的活力和国际化氛围。那一年,我第一次参与志愿服务,看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因啤酒而欢聚一堂,才真正体会到,青岛不仅是属于我们的,它也正在被更多人喜爱与记住。
我的责任与情感
如今身为一名大学生,我愈发深刻地体会到青岛对于我的意义,这座城市不仅是我童年美好记忆的载体,更是塑造我成长的重要力量。它的碧海蓝天、历史遗迹,早已融入我的血脉,成为我心灵的一部分。有一次,我在八大峡广场漫步,海风轻拂,阳光洒在泛着波光的海面上。一位老人静静地站在公园一角,用毛笔在宣纸上写下“海风习习,来日可期”。我恍然明白,家乡的美好不仅是它对我的馈赠,更是未来需要我守护的珍贵责任。青岛教会我热爱与感恩,也让我意识到,无论身在何处,我都承载着有关这片土地的期待与使命。
每一个记忆中的画面,都让我对这座城市充满了深深的感怀与眷恋。这些点滴汇聚成了我对家乡的责任感,激励着我用专业所学和满腔热情,为这座城市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我希望未来能够在保护青岛的自然文化遗产、推动城市创新与建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让它在时代的长河中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
碧海潮生,青青之岛。我与青岛的岁月交响,是一段关于成长与责任的故事。那些关于海浪、沙滩的记忆,早已融进了我的血液中。我相信,不论我走得多远,青岛始终是我的归属。而我,也会用自己的方式,为这座城市谱写新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