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24年10月15日 >> 第四版 >> 正文

坚守初心 躬耕教坛

发布日期:2024-10-16

——影响我教学态度的三句话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王兆波

高校必须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养堪当时代重任的“复兴栋梁、强国先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撑。

作为高校教师,在执教生涯中,得益于前辈们的传帮带与悉心指导,我结合自身的教育理念、个性特点、教学技巧,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与融合,逐渐形成了独特又不失和谐的教学风格,这标志着我的教学艺术已趋于稳定和成熟。

回望20余载的执教生涯,有三句箴言如同烙印般铭刻于心,深深影响着我对教育教学的躬耕态度,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对教育事业的崇高敬意,潜心做好教学工作。

余文森指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的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这一观点中有关教学实效性的表达言简意赅,但与我们常见的教学评价指标有所差异。当前评价教学效果的指标仍集中在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维度,侧重于对教师外在表现的评价。作为接受教育的核心主体,也就是受教育者,学生在学业上是否“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则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终极评价,这是更具说服力的。深受余文森有关教学实效性评价原则的启迪,多年来,除了关注现有的教师评价指标之外,我着重依据学生是否“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坚持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实现了教学相长,取得了显著成效。

执教之初,一位前辈曾告诫我,“一名高校教师,如果科研做不好,是自己的事情;但是如果教学工作做不好,则会毁了一群孩子的未来。”作为高校教师,教书育人是首要工作,这也是绝大多数教师内心都明白的道理,但是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因人而异、尺度不一。“教学是个良心活!”这个道理虽浅显易懂,但是有时候吆喝声音越大的,反而是越不重视的。因此,“教学是个良心活”要落实到行动中,不应该只停留在“喊口号”上。

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国内高等教育的科研评价导向日盛,“重科研轻教学”的风气日益严重。作为高校教师,重视科研本身无可厚非,这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有利于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但是必须指出的是,高校教师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忽视教学活动,因为高校的职责就是培养人才,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专业能力。教学和科研也是大部分高校教师都在做的事情,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如何取舍和权衡,这是必然面临的抉择。“如果教学工作做不好,则会毁了一群孩子的未来”如同警钟,时常在耳边想起,提醒我要牢记“教学是个良心活”,切不可毁了下一代。至于教学之外的其余工作,作为一线教师,可以灵活安排在课后、周末、节假日进行,这在本质上和教学活动并不冲突。任何轻视教学秩序、损害教学质量的行为,都是对教育本质的背离,应当受到严厉谴责,并及时纠正。

“在我眼里,没有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差异。”第一次听到这句话,还是在2006年由一位本科生说出来的。当年我给他们讲授选修课《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按照惯例,选修课的课程目标是开拓学生视野,兼顾学生兴趣,教师上课时不必深入地进行讲解,很多知识科普下即可,考核要求也是相对宽松的。一次课后休息期间,一位姓单的学生过来找我探讨问题,这个学生我是有印象的,经常找我探讨,因为我讲授的课程中有一些预备知识,这个专业涉及得较少,学生有疑问也是正常的。记得我当时和这位学生随口说了句,“选修课差不多就行了。”但是这个学生立刻和我说,“老师,在我眼里,没有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差异。”短短一句话,却深深震撼了我,我一直以为自己在教学中还是很努力的,但此时此刻,我觉得自己的思想境界还不如一名在读大学生。这句话对我影响很大,之后我就算是上选修课,也会在课上和同学们说,“即使是选修课,我也会拿出必修课的态度来要求自己,也会用同样的标准来要求你们。”我从不避讳单同学当时给我讲的这句话,经常作为典型案例讲给同学们听。实践证明,从教20多年,很多学生在上了我的选修课后,在后续深造和就业中依旧坚定选择了这个方向。

“上好一门选修课,可能给学生打开一扇新的窗户,并为未来开辟一个新的方向。”这是我多年教学的切身体会。于我而言,虽然上的是选修课,却九次荣获毕业生“我最喜爱的老师”这一被学生高度认可的荣誉,主讲的选修课《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更是获批“山东省精品课程”“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3年,《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这门课的思政视频教学案例上线“新华思政——全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服务”平台。我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山东省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库专家”“青岛市高校教学名师”“青岛市教书育人楷模”“青岛市工人先锋”等荣誉称号,这也是对我潜心教学20余载、深耕课改育栋梁的回馈。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要厚植道德情操、涵养育人智慧、保持躬耕态度,持续精进“教书育人、培根铸魂”的能力和境界,致力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