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24年10月15日 >> 第三版 >> 正文

台港澳侨新生:跨越山海,梦想启航

发布日期:2024-10-16

他们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跨越千山万水,汇聚在这片充满活力与智慧的沃土上,解锁人生新地图,开启崭新的梦想旅程。

化工学院 吴芯慈

我出生在宝岛台湾,成长过程中一直在大陆接受教育。当我踏入校园的那一刻,老师和同学们的友善与热情如同温暖的阳光,瞬间驱散了我初来乍到的紧张与不安。带班学长学姐们的悉心照顾,让我体验到了青科“一站式服务”的周到与细心;辅导员温暖人心的话语,让我感受到了与归家别无二致的安心和关怀。在青科大的校园里,“好客山东”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它如同催化剂一般,让我迅速融入这个温馨而包容的大家庭。

在学校台港澳侨学生座谈会上,我深刻感受到了学校对我们的关怀和重视,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的决心。我将珍惜在青科大的求学机会,刻苦学习、砥砺奋进,以实际行动发扬“团结自强、艰苦奋斗、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科大精神;践行“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朴实无华、甘于奉献,同心协力、勇承重载”的橡胶品格;努力成长为“守初心、担使命”的新时代青年。同时,我将努力成为两岸交流的使者和中华文化的传播者,讲好友谊故事,促进多元文化之间的和谐共生,为增进两岸的相互了解和感情融合贡献力量。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陈昱羽

作为台港澳侨学生,来到青岛科技大学让我深感荣幸与激动。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我步入了这座美丽的校园,心中满载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成长的期待。

新生军训,作为大学生活的第一课,磨炼了我的意志。从初来乍到的陌生与不适,到逐渐融入集体,与同学们并肩作战,每一步都凝聚着汗水与泪水,更见证了我从稚嫩走向成熟的蜕变。在炎炎烈日下,我们军姿飒爽,步伐坚定,每一次重复练习都凝聚着对完美的追求,每一次挑战自我都铸就了更加坚韧的内心。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学术氛围为我提供了展现自我、实现梦想的舞台。在这里,我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却都怀揣着对知识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在彼此的陪伴下,更加坚定了对未来的信心。

我深知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我渴望成为一位既具备深厚科学素养,又富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青春的跑道上,跑出最好的成绩。


机电工程学院 胡文博

我来自中国香港,非常喜欢青岛这座魅力无限的海滨城市。碧海蓝天、红瓦绿树的美景和浓厚的人文气息,不仅为我的学习生活增添了无限色彩,也深深滋养了我的心灵,激发了我对美好大学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进入青岛科技大学后的这段时间,是我成长最快的时期之一。我从一个有些懵懂、依赖他人的学生,逐渐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能够自己解决问题的人。在这里,我不仅积累了宝贵的知识,更在心智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学会了在逆境中坚韧不拔,在压力下保持冷静,以及在多元环境中与人和谐共处。这些都是在课堂之外获得的宝贵财富,将对我未来的人生道路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深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肩上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将以满腔的热情与不懈的努力,为实现这一伟大梦想贡献自己的青春与智慧。愿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愿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能在祖国的怀抱中幸福安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经济与管理学院 杨哲宇


来青岛之前,我在澳大利亚与瓦努阿图生活和求学。身为华侨,通过参加全球联考进入中国大学,对我来说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因此,能够顺利成为青岛科技大学的一名大学生,我倍感珍惜并心怀感激。

初到青岛科技大学,我被其广阔的校园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所震撼。在这里,我遇到了热情洋溢、友善待人的老师和同学们,他们让我感到非常温暖。由于我之前曾在北京生活过,再加上澳大利亚和瓦努阿图的气候与青岛相近,所以无论是文化还是生活习惯,我都能够很快适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里,我了解到很多传统文化,为我留下深刻印象,让我受益匪浅。

作为华侨学生,我希望自己可以积极发挥桥梁与纽带的作用,积极学习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最后,我要感谢青岛科技大学给予我的一切机会与平台。在这里,我将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科研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尽我所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法学院 黄浩宇

我来自中国香港,满怀憧憬与热情,来到青岛科技大学读书。初到北方,我在饮食与文化习俗上确实有少许不适应,但这些差异恰好成为了我体验新生活的宝贵契机。

对青岛科技大学的第一印象,是那辽阔而美丽的校园,处处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活力。即便报到当天因故晚到,我仍被学长学姐们的热情所打动。他们不仅伸出援手帮我搬运行李,还引领我遨游于校园内外,让我迅速融入了这个新家。入学后,辅导员老师的关怀备至更是令我感动,无论是学业上的困惑还是生活上的不适,老师总能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解答我心中的每一个疑问。室友们同样以开放和友好的态度接纳了我,他们不仅分享着来自各地的美食特产,还耐心地向我介绍北方的气候特点和诸多生活小贴士,让我在异乡找到了家的感觉。

展望未来四年,我将全身心投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我,追求卓越,为实现个人价值与服务社会而不懈努力。同时,我也将积极锻炼,保持强健的体魄,争做“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朴实无华、甘于奉献,同心协力、勇承重载”的科大人。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