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学院22号楼A501宿舍
化工学院 李泽铭 殷佳珞
伴随着考研复试落下帷幕,成功上岸的好消息也不断传来。化工学院22号楼A501宿舍的六个小伙子收到了让他们欣喜不已的好消息——宿舍六人全部成功上岸!他们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各自心仪的学校。舍长李泽铭考入重庆大学,侯晓辉博考入南开大学,郭延庆考入大连理工大学,董振超考入哈尔滨理工大学,罗权坚、高云飞考入青岛科技大学。

再见少年拉满弓 不惧岁月不惧风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考研是这样一个过程:伏笔疾书间,总有人看着堆积如山的试卷而感到迷茫;抬头仰望时,总有人听见滴滴答答的钟表声而不知所措。但在A501宿舍同学们的眼里,他们却不曾迷失方向,因为他们始终并肩而行,相互鼓励,始终坚定着梦想与志向。在6位成员眼中,向着远方,一心奔跑,一腔热血凌云志,才能不负少年行。
单丝不成线 独木不成林
良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彼此间的激励以及和谐的宿舍关系。舍长李泽铭以复试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重庆大学录取,第一个上岸的他为整个寝室开了个好头,把自己的复试经验和心得与室友分享。他们是彼此考研生涯的见证人,一年的考研复习,经历酷暑,度过寒冬,对身边事物格外敏感,心情有过很大起伏,做过的题可能一错再错。帮助他们一路坚持下来的是舍友的陪伴,累的时候相互吐槽、相互激励,让备考变得没那么枯燥。对每个人而言,室友就像是督促自己、陪伴自己的家人。正是有了“家”的氛围,A501宿舍的兄弟们才携手走过独木桥,到达成功的彼岸。从早上相视会心一笑,到晚上相约挑灯刷题,那段共同努力的学习时光,对他们每个人来说都弥足珍贵。
学非探其花 要自拔其根
既然目标已定,那便只顾风雨兼程。自去年暑假返校以来,他们每人制定了详实的复习计划和严格的宿舍作息制度,保障了学习效率。“年轻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却不一定得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在成长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步地坚持走下去,一定会收获成功。”这是他们想对学弟学妹说的话,也是对其他考研学子的勉励。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即将落下帷幕,化工学院学生再创佳绩,截至目前已有256名同学成功考取研究生,其中考取浙江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四川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国内科研院所和“双一流”高校的同学有205人,约占录取学生总数的80%,涌现出22#A501、22#B404、22#C508、慧园乙北304、慧园乙南321、328六个考研学霸宿舍。
考研优异成绩的取得,既是考研学子勤勉自励、积极进取的结果,也是化工学院多措并举培育笃学精技“好风尚”的具体表现。学院以“化匠笃行”思政育人品牌为引领,高度重视学风建设,抓实、抓细、抓早、抓常学生高质量升学工作。一是强化朋辈引领。切实发挥朋辈榜样的育人导向功能,通过召开线上考研经验交流会、考研冲刺加油会,邀请成功“上岸”的优秀毕业生分享备考经验与学习心得。二是深化育人成效。多措并举开展“情暖考研人”系列活动,用心守护学生成长,用爱助力梦想起航。三是提升服务质量。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服务,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打造网上复试专用教室,建立2022届毕业生复试经验交流群、调剂信息分享群、发布考研相关信息400余条,完善学生简历60余份,鼓励考研学子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