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学院 张晓帆
李文静,经管学院市场营销182班学生。曾获国家奖学金1次,国家励志奖学金1次,一等综合奖学金3次,二等综合奖学金2次,科技创新奖学金4次,社会实践奖学金3次,学业优秀奖学金1次,思源奖学金1次。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银奖、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家级铜奖、全国大学生商业精英挑战赛创新创业赛道省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二等奖等AB类赛事省级以上奖项9项。荣获校级优秀学生,校级优秀共青团干部,青岛科技大学自立自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你的大学是否留有遗憾?你的青春可曾勇往直前?已经大四的李文静坚定的说:“我的大学没有遗憾,我的青春一直勇往直前。”前三年的时光里,李文静用充分的实践和无休止的探索,寻找那一簇叫做“热爱”的火花。她说:“一个尝试错误的人生不仅比无所事事的人生更荣耀,并且更有意义。”大学是试错机会最多、试错成本最低的时期,多尝试才会有更多的可能性。源于兴趣和好奇,大学伊始,李文静便开始体验各种各样的精彩,学子之家新媒体工作室、校易班工作站、院学生会、班级团支书、MBA勤工助学岗……在每一段故事里,她都注入百分百的爱和努力,在尝试和试错中寻找成长的方向。“我不敢说现在的我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热爱,但我一直在寻找热爱的路上。”李文静如是说道。

勤思敏学求上进 益智修身增才干
2018年9月26日,李文静作为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在学校第二报告厅观看学院优秀学长学姐的国奖答辩,她惊叹于他们的事迹,仰羡他们的成绩。可能就是那天,李文静的心里种下了一颗自我成长的种子。2021年10月7日,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在三年的努力灌溉中结出了第一批丰硕的果实。三年前坐在台下的她从来不曾想到,有一天自己也能站在国奖答辩的舞台上向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生活。
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李文静深知,只有夯实专业基础,才能在稳固的地基上建高楼。大一上学期,李文静并没有十分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懂怎么合理安排时间,每天忙碌在许多琐碎的事情中,抓不住重心,但当李文静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后,她调整状态,合理安排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上课时坐在前排,思路跟着老师走;手机关机放在书包的最里层,保持注意力集中;每一份课程报告都认真完成,每一次报告分享都做足准备。
曾经她也会听到许多关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偏见和解读,也曾经质疑过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专业,但三年多的学习和积累告诉李文静,市场营销是一门关于美好生活的学问。李文静认为自己非常幸运能够在经管学院学习市场营销专业,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培养营销思维,在深入的学习中逐渐喜欢并且热爱本专业,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百舸争流千帆竞 借海扬帆奋者先
在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后,李文静开始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她喜欢挑战,也享受过程。“我喜欢团队凝聚在一起、朝着一个目标奋斗的过程;喜欢在竞赛的历程中不断突破自己、走出舒适圈的过程;喜欢团队的成果在全校、全省甚至全国打败其他竞争对手拿到荣誉的过程;喜欢取得成绩、证明自己后更加有前行动力的过程。”李文静说。她始终相信,每一次的用力划桨、逆流而上,都会激荡起生命里的澎湃水花。
创新创业竞赛是李文静大学成长路上的一大功臣。如果说竞赛的核心是商业计划书的话,具体怎么填写就显得尤为重要。市场营销专业培养了李文静的系统性思维,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企业现状,融入自己和团队的创新点、创意点来撰写商业计划书。在疫情居家隔离的日子里,她共计合作撰写了12本商业计划书。其中,最出彩的项目是《鸿志毅陶瓷——先进陶瓷材料精密制作的领军者》,从构思撰写、修改打磨到精雕细琢,两年的积累,数百次的打磨,黄岛、烟台、济南各地的培训,最终迎来了“互联网+”国家级银奖的成绩。
学科竞赛的经历让李文静找到了市场营销专业对企业和社会的价值,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只要你坚信并且坚定行动,你所学的专业就是最好的专业。如果你在把专业知识学到最佳状态后,仍然不够喜欢它,仍然觉得它不够好,那就去建设它吧!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哪怕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出光。”李文静如是说道。
守正笃实练本领 勇担重任砥砺行
第一次离开家,第一次住校,李文静非常幸运的在大学里遇到了不一样的大家庭——营销182班和学子之家。
班级是温暖的家,班级里的每一位同学都曾给予她帮助,记得班级合唱时在夜幕里的一次次排练,记得学院运动会大家的奋力拼搏。作为班级团支书,李文静加强班级团支部建设,带领班级获得“校优秀团支部”荣誉称号;打造班级代表性宿舍,她所在的宿舍,五人六学期共荣获校级奖学金38项;构建全面发展的班集体,班级内同学在全国文体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学子之家是和谐的大家庭,在这里我找到了归属感和家的温暖。成长的路上有指导老师的耐心指导,有学长学姐的细心帮助,有并肩战友的携手前行,有学弟学妹的互相成长。”李文静说。经营公众号是一件考验耐心、提升文笔的工作。大一一整年的时间里,她坚持每周至少发送一篇原创推文,从字词语句、标点符号到段落间距、排版格式,她都仔细审核。在经营“青科学工”公众号的三年里,李文静累计编写原创推文70余篇,经手推文500余篇,文章累计浏览量达39万次。
青年奋斗勇担当 青春无悔乐奉献
如果生活是一本涂鸦本,那它绝不仅仅有一种颜色。李文静喜欢把生活过得五颜六色,更喜欢有光照进来。
志愿服务让她在生活中找到了另一种色彩。每周二的下午,她会前往青岛市儿童自闭症康复训练中心陪伴孩子们;周六周日,她会前往敬老院,给爷爷奶奶们包饺子,陪他们吃饭;作为倡议人之一,李文静在学院发起“希望小屋”捐赠倡议,帮助大山里的孩子改善学习和生活环境;她还去马拉松的赛场上当志愿者,感受到每一位跑马人挑战自我、冲破极限的喜悦。社会实践是奉献社会的另一种方式。寒暑假她积极参加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赴青州市井塘古村、临朐县花园河村等多地调研,听爷爷奶奶们讲述乡村振兴的故事。回到学校,李文静和小伙伴们把那些故事写进报告,多次获得“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称号。李文静说:“如果现在的你还不知道能为社会做怎样的贡献,那就先从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和社会实践开始吧!你贡献的爱心将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温暖整座城市。”
李文静始终相信坚持和拼搏的意义,所以这一路从未后悔,每一步都脚踏实地,每一步都勤勤恳恳。每一次尝试,都有所收获,每一次选择,都不愧于心。在大学的时光里,李文静觉得自己是一个特别幸运的人,能够得到恩师教诲、同学相伴、挚友相知、室友包容。今年的9月28日,李文静收到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待录取通知,那一刻心里只有感恩。她说:“感恩一路上遇到所有陪伴我成长的人;感恩在前行路上为我点亮明灯的人;感恩一直和我并肩作战相互成长的人;感恩青春里一往无前不服输的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