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开学之初基本建设尚未全部竣工,众多配套设施也不尽完善,所以,青岛橡胶工业学校的第一个学期,师生们是在一边建校、一边上课的环境中度过的。
当时的橡胶工艺课教师赵嘉澍回忆道:“刚开学时教学楼还没完工,玻璃门窗都未安装。上课的时候正在上天棚,叮叮当当的施工噪音极大,老师把嗓子喊哑了学生还是听不清。教师宿舍里的电灯是临时的,电力不足光线暗,晚上备课看不清楚。虽然条件比较差,但是师生们的思想是乐观的,因为大家知道艰苦是暂时的。所以在工作中能团结一致,克服困难,保证授课质量。”
要在适应新环境的同时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对每位老师而言,都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虽然那时教师队伍整体比较年轻,但人人对待教育事业都是极其认真。为了学校的发展,有的老师熬白了双鬓,有的老师积劳成疾,有的老师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时任教务科长邵曼衍,不仅要组织管理学校教学工作,还要给学生上“普通化学”和“有机化学”课。虽然家事繁多、孩子小,但为了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她经常加班加点,早出晚归,饭都顾不上吃,节假日很少休息。
当时的机械零件课教师江从彬,还经历过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刚开学不久,教室内暖气沟尚未加盖,他在一次上课时,不经意倒退了两步,突然一脚踏空,竟来了个后滚翻,一下掉在一米多深的暖气沟中,课堂上顿时不见了老师的踪影。幸亏江老师当时年轻,身手还灵便,很快就爬了出来,继续上课,前后也就耽误了两三分钟。学生见此情景想笑又不敢笑,他也十分尴尬。
“学校师生普遍政治过硬,思想觉悟高。”时任副校长鲁冰回忆道,“学生晚自习期间,老师们也在教室辅导答疑,结束后老师回到宿舍已经是十点多,还要备第二天的课,有时忙到连洗脸的时间都没有。学生毕业分配时,全部主动表示服从组织安排,没有一个人计较地区和条件的差异,都是组织安排干什么就积极去干什么。”
在这样的氛围下,全体师生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保证正常教学的同时,还与施工人员一道,投入到热火朝天的新校建设中。人人都有一种豪气冲天、舍我其谁的劲头。
“刚搬来时食堂还没盖好,先搭了个临时的棚子当作食堂。学校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套饭盒,下课后带着饭盒跑到食堂,急急忙忙买了饭拿到桌上,站在桌边三口并作两口吃,一心想着赶快吃完抓紧干活去。”当时的技干班学生周立方回忆说,“晚自习之前,师生们列队走到国棉七厂附近扛树苗,每人肩上扛一棵,回到学校去栽种。学习之余参加各类义务劳动,形成了既热爱劳动又认真读书的风气。”
那时的课余生活,充盈着多姿多彩的劳动记忆。扛起铁锨挖土修马路,拿起锄头到附近田地去种菜,撸起袖子上食堂洗菜帮厨,挽起裤腿自己建设中心花坛……台风来袭时学校发大水,师生们冒着狂风暴雨奋不顾身抢救仪器设备。在那用汗水浇灌的土地上种下的一棵棵法桐、松柏与白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如今早已是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学校经过几年的发展,教师队伍更加成熟,管理体制和教学制度越发健全,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1957年10月,化学工业部将青岛橡胶工人技术学校划归我校领导,进一步壮大了办学力量。
1958年,为顺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山东省政府决定在青岛橡胶工业学校的基础上,组建一所省属化工院校。9月2日,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正式批准成立山东化工学院,设大学部、中专部。大学部设化学工程、化学机械2个系,分橡胶工学、基本有机合成、合成橡胶、化学工程、化学机械5个本科专业和无机物工学、橡胶工学2个专修科。中专部设橡胶工学、橡胶机械2个专业。
1958年招收了本科生(四年制)167人,专科生(两年制)388人,中专生(三年制)156人,在校生共841人。9月15日,山东化工学院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
以青岛橡胶工业学校为基础建设山东化工学院,这是学校历史上一次质的飞跃,它使学校发生了由中专向大学的历史性嬗变,成为新中国成立后设立在青岛的三所大学之一。
化工机械专业首届本科毕业生高承津介绍说:“成为大学生后学习更加刻苦,每天早上4点起床,先学习2个小时,6点再参加集体跑操。同班同学是学生会的体育部长,他每天4点从宿舍出发跑到栈桥再返回,6点准时领操。”作为学生会主席,高承津经常组织同学们进行学习交流、卫生检查以及各类文艺和体育活动。学校的文艺队还频繁外出参加青岛市或各橡胶厂组织的演出活动。
由于大学的专业门类增多、课程难度加深,老师们充分发扬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的精神。备课时,一丝不苟,务求充分;课堂上,严于律己,从严治教;授课时,毫无保留,倾其所学。他们把自己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学生的热爱,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贯穿到人才培养中。
据山东化工学院建院以后发展的第一批党员、有机合成6202班张维钦回忆,班主任张熙芝老师是他的入党介绍人,也是他一生的良师益友。“张熙芝老师既是我的尊师,又像是我的大姐。她对我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给了很多的教育、批评和帮助,更有着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
学校搬迁到青岛之后,老师们在满目荒凉的土地上用双手创下了学校的基业,实现了学校又一次的升华与超越。他们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今天仍在使用的老校门、教学楼、宿舍楼等硬件设施,更重要的是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这种“自强、务实、竞合、创新”的精神气质,滋养着一代又一代青科大人成长,已经深深融入每一名青科大人的血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