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通讯 >> 正文

体育学院:校地联动解难题 实践育人暖人心

发布日期:2025-11-12

体育学院 鞠晓聪

“新足球踢着就是不一样!”7月的宁夏银川月牙湖一中分校,学生们抱着刚领到的运动服和足球围坐在操场前乐作一团——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暑期工作的生动缩影。今年7月到8月,学院紧扣“以体赋能践初心 校地协同助发展”主题,赴学校对口帮扶及省派第一书记帮扶所在地宁夏兴庆区、蒙阴县、郯城县等地开展产学研系列活动,用专业力量解决基层需求,为师生成长搭台,把“实事”办到了心坎上。

跨省送暖:物资+基地,解基层体育“燃眉急”

7月6日至7日,体育学院院长张霄、副院长贾毅与校团委副书记李浩带队,专程赴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教育集团一中分校。不同于常规调研,此行带着“解决实际问题”的目标:不仅现场捐赠30个足球、100套运动服,填补该校体育器材与服装缺口,更与校方共同为“青岛科技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

“之前学生上足球课,得轮流用那几个漏气的旧球。”月牙湖一中分校体育教师握着捐赠物资感慨。更让他期待的是,基地建成后,青岛科技大学体育学院将定期选派优秀学生前往支教,“以后孩子们能跟着专业大学生学技巧,体育课再也不‘将就’了”。此次合作还为我校足球专业申报积累了基层实践案例,实现了“帮扶+专业建设”的双向奔赴。

乡村赋能:体育+振兴,帮蒙阴群众“提精神”

8月6日,体育学院相关负责同志赴蒙阴县岱崮镇,调研乡村振兴等工作。座谈会上,蒙阴县委书记尤元勋特意提到学校选派的第一书记:“多年来持续选派优秀干部赴蒙阴担任第一书记,各位第一书记在强党建、兴产业、惠民生等方面成效显著,赢得群众广泛认可!”

“乡村振兴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健身体、提精神。”体育学院与蒙阴县岱崮镇中心学校共建“校园足球友好学校”,就是要持续发挥专业优势,推动校地资源互补、互利共赢,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后续学院还计划选派体能训练、社会体育指导等专业师生,为村民开展健康讲座、运动康复指导,让“体育+振兴”成为校地合作的新亮点。

专业传技:培训+专业,给基层教师“送干货”

“以前教低年级孩子踢足球,只会让他们追着球跑,不知道怎么设计游戏。”8月9日至14日,郯城县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班开班时,一位小学体育教师的“困惑”道出了基层需求。针对这一问题,学院量身定制培训方案,由体育学院承办的郯城县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班顺利开班。郯城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县委教育工委书记刘雪峰,体育学院院长张霄、副院长贾毅,郯城县20余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开班仪式。

据张霄院长介绍,校园足球是培养青少年体育精神的重要载体,教练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足球运动的普及质量,也希望通过此次培训,为郯城县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基层足球教练员队伍,推动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

未来,体育学院将继续把服务地方发展作为“风向标”,把实践经验转化为育人资源,深化与宁夏、蒙阴、郯城等地的合作,让体育专业的光和热,既照亮基层群众的健身路,也铺就青科大学子的成长路,在服务国家战略、助力社会发展中,持续书写体育人的担当与温度。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