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者风范 >> 正文

化工学院过程系统工程教研室:坚守教育初心 助力科技创新

发布日期:2025-03-05

2024年5月,山东省青岛市总工会下发《关于表扬2024年青岛市五一劳动奖和青岛市工人先锋号的通知》,对全市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我校化工学院过程系统工程教研室获评青岛市工人先锋号。

化工学院过程系统工程教研室成立于2016年,目前共有教职工1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博士后2人。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1人、山东省高校教学名师1人;拥有山东省过程模拟与优化工业软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过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平台,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近20项,其中包含国家级重点攻关项目3项,总经费3000余万元,省部级项目近10余项,其中包含山东省重大创新工程项目2项,企业委托项目100余项;自主研发了“通用流程模拟软件OPEN系统”“DSAS虚拟仿真系统”等30余款工业和教学软件。近五年科研经费总额5000余万元,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论文50余篇。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项目1项,省部级教改项目6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一等奖2项。组织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获得20余项奖励,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10余项。

不忘初心,加强思想学习交流

青岛科技大学过程系统工程教研室始终将政治学习作为重要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深入开展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思想认识水平,为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

教研室不定期组织思想交流,组织大家进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努力提高思想觉悟,不断提升自我,做好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责。教研室获评2021、2023年“青岛科技大学先进集体”,2023年,教研室党支部获评新时代党员先锋岗,2024年教研室主任孙晓岩教授获青岛科技大学“教书育人楷模”称号。教研室多次开展主题教育思想大讨论,结合教研室专业特点,解放思想,摆脱传统束缚,在教学、科研方面进行创新研究,将系统工程、虚拟仿真、化工安全、过程优化等方方面面有机融合,充分利用教研室与工厂、设计院等项目合作经验,在教学中充分传承学校“产、学、研”思想,将实际生产与理论教学有效结合,促进教学科研相得益彰。努力打造出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的教师队伍,为推动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贡献。

以赛促教,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过程系统工程教研室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如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学院领导亲自挂帅,教研室主任孙晓岩组织老师、设计院专家精心指导学生团队,从项目选题、方案设计到作品制作和展示,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和指导。学生们在竞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屡获佳绩,获得“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国家一等奖、二等奖等10余项,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山东省特等奖2项、山东省大学生化工过程创新设计竞赛三等奖2项。

荣誉的获得是学生个人和团队的骄傲,也是教研室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成果的有力体现。通过学科竞赛,学生们不仅提高了专业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学生的职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10余名学生通过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获评赛事专项保研资格,保研院校遍及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水平院校,20余名学生进入万华化学集团、中石化等石油化工头部企业,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传承科学家精神,助力科技创新

产学研合作是过程系统工程教研室的一大特色和亮点。教研室积极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教师们深入企业一线,了解行业需求和技术难题,开展工业软件、过程优化及绿色节能等针对性的科研项目研究。教研室主任孙晓岩教授带领团队长期深入企业一线,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研究型创新人才,发挥化工学科服务社会的优势。2023年以来,团队作为联合体单位,成功获批国家工信部关于流程工业软件研发国家重点攻关项目3项,为石化行业产业链安全保障贡献力量,解决国内该行业软件长期以来被国外“卡脖子”问题。

教研室老师还积极将企业的实际项目引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双赢。近年来,教研室与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齐鲁石化、烟台万华、冀中能源等知名企业合作,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成果转化20余项,为企业创造效益超过1亿元/年。在工业软件、化工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研发出了多项具有先进水平的技术和产品,包含“流程模拟软件OPEN系统”“环氧丙烷制造技术”“环氧氯丙烷制造技术”“氯乙酸连续化生产”“咪唑连续化生产技术”等,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教研室着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供给和社会服务能力,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和力量。

青岛科技大学过程系统工程教研室荣获青岛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是全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教研室全体成员将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发扬团结协作、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不断探索创新、砥砺前行,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深化产学研合作,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进步作出做出更大的贡献。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过程系统工程教研室全体教工,将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书写更加绚丽的篇章。

(本报通讯员)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