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报特稿 >> 正文

团委:“四个聚焦”全面推进大学生进社区

发布日期:2023-09-14

根据团省委《关于开展“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的工作方案》通知要求,青岛科技大学团委立足共青团“三力一度两保障”工作格局,持续深化高校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发挥共青团实践育人在高校“大思政”工作体系和“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将社会实践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构建“全员化、专业化、项目化、品牌化”社区实践体系,持续推动大学生进社区实践活动内涵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发展,为社区及城市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聚焦校地联动,构建全员育人体系,实现合作共赢

青岛科技大学团委高度重视大学生进社区工作,第一时间落实省委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精神,召开“大学生进社区”专题工作部署、推进会4次,制定方案、明确职责、压实责任,确保工作压茬推进、落实到位。在校级层面,校团委致力构筑“全员化”社会实践参与体系,充分发挥学校在“优选山东·青鸟计划”工作中已建立的联络渠道作用,依托学校“三地五校区一基地”办学优势,团委班子成员主动出击,分批带队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在济宁、淄博等地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与青岛崂山团区委、潍坊高密团市委、临沂河东团区委等建立合作关系,充分激发团员青年投身社会实践热情,为实现青春与基层“双向奔赴”搭建平台。在院级层面,各二级学院团委积极响应,全校16个二级学院团委与15个街道、41个社区完成共建,400余个团支部12000余名青年学生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党员、学生骨干模范带头作用,多人担任社区兼职团支部副书记,引领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为社区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聚焦体系构建,构建三级联动机制,持续走深落实

青岛科技大学团委坚持组织化推进、常态化开展、精准化服务、品牌化运作的工作思路,构建“校团委-院团委-团支部”三级联动格局,学校团委勇挑担当,全力当好桥梁纽带;院团委精准对接,全力做好策划推进;团支部贯彻落实,全力做好实施反馈,形成“基层调研-供需对接-策划宣传-项目运行-总结评价-品牌凝练-反馈交流”全链条工作体系,确保社区实践有办法、有抓手、有依据、有反馈、有激励。强化示范引领,以团学骨干和青马学员为抓手,开展“‘青’心向党,‘志雁’启航”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充分挖掘模范典型,深入进行报道表彰,激发大学生投身社区实践热情,参与面、覆盖面显著提升。以“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将大学生社区实践作为重要专项,2023年暑假学校共组建“三下乡”团队1317支,组织18096名青年学生、286名指导教师参与实践,足迹遍布省内16地市136区市县和全国14个省126市2400余个村(社区),其中入选国家级专项69项,为学校历年新高,人民日报、中青校园、齐鲁晚报相继报道学校高质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情况。其中,社区实践团队427支,参与学生达6013人,实现结对报到常态化、长效化,多渠道参与社区治理、贡献青春力量,推动大学生进社区工作走深落实。

聚焦专业优势,创新实践活动形式,打造品牌项目

青岛科技大学团委结合学校特色和社区实际需求,打造“青春益爱、追‘锋’基层”“星火e+暖民心”“艺术+”等特色实践育人项目,获学习强国、大众网、青岛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实践团队优势和专业力量,打造“专业+专家”实践团队,邀请相关学科领域青年博士及马院教师成为实践团队指导老师,学校“挑战杯”全国金奖“万橡更新”绿色催化工艺项目,就是聚焦专业、立足学科,通过企业实践、实地调研打造的“科创+实践、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的最佳案例。全面加强社区服务主题设计,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进社区”“防溺水/防诈骗主题教育”“两弹一星精神宣讲”“科技普及教育”等主题融入社区基层治理,为社区发展注入青春动能。积极参加青岛市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项目展示交流活动获与会领导高度肯定。开展“文艺入社区,青春润民心”“艺术进社区,奉献暖人心”等文艺演出进社区活动,不断丰富创新社区实践活动载体形式。

聚焦立德树人,强化实践育人实效,助力学生成长

青岛科技大学团委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实践育人实效,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实践活动,深化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团十九大部署等专题社会实践,把党史学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融入社区实践活动,用好红色教育“活教材”,探索主旋律学习“新途径”,运用音乐、绘画、视频等可视化、沉浸式载体,让实践活动走“新”入心,不断引导广大青年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持续推动广大青年发挥智力优势和专业特长参与基层治理,提升基层网格治理水平与管理能力,推动大学生进社区走深走实。将“第二课堂”与“社区实践”相融合,深入社区开展海洋知识科普、化学知识宣讲等活动,做好服务的同时提升大学生工作能力,荣获“清洁美丽中国行”全国高校小额资助项目、全国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示范团队等国家级荣誉。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人才培养灵活性和组织性的优势,挑战杯斩获“1金2银2铜”的历史最好成绩,为山东省唯一捧获“优胜杯”的本科高校,培育了本科生王志豪直博清华、硕士生洪子通获挑战杯全国金奖等典型代表。

接下来,青岛科技大学团委将进一步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校地共青团组织优势,持续深化实践育人工作项目,不断丰富工作载体和应用场景,守正创新开展“五育融合”探索实践,多措并举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面、覆盖面、受众面,让更多“科大青年”在社会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打造具有青科大特色的实践育人品牌,全员、全程、全方位助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团委)


本报特稿 | 院系通讯 | 师者风范 | 科大学子 | 校友风采

本报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